乱后归山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乱世中我选择归隐山谷,不再听闻战鼓声声。
虽然书籍仍在书架上堆积,但弟弟侄子们还未从军入伍。
山中的狗在红叶间熟睡,砍柴的孩童歌声飘荡在白云间。
我的内心并不满足于此,最终还是希望能辅佐贤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之后,选择隐退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中的“征鼙喜不闻”表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不再听闻战争喧嚣的喜悦心情。“诗书犹满架”则暗示诗人仍保有文化之美,尽管身处山谷,但内心世界丰富而不减。

“弟侄未为军”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年轻亲族尚未卷入战乱的安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而“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则是山林生活的美好写照,山犬在枫叶下沉睡,樵夫在白云之下高声歌唱,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所追求的心灵境界与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相符,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并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或实现这些理想。这里的“明君”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统治者,或者是诗人心中所仰望的光明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战乱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安宁和文化保存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乱后再逢汪处士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

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乱后旅中遇友人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乱后逢村叟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