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万里银涛险,千寻铁锁横。

雨抛飞沫溅,风急片帆轻。

破浪男儿志,思家旅客情。

故乡何处是,回首暮云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渡江》诗,以壮阔的江面为背景,描绘了渡江时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万里银涛险”,开篇即以“万里”形容江面之长,“银涛”则描绘出江水波光粼粼、如银带般的壮丽景象,“险”字则点明了渡江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烈的氛围。

接着,“千寻铁锁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渡江的难度,将铁锁比喻为横亘在江面上的障碍,形象地表现了渡江时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同时,“千寻”一词,夸张地描述了铁锁的长度,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雨抛飞沫溅,风急片帆轻”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江时的自然环境。雨水如同被抛掷的珠玉,溅起层层水花,风急则使得片片帆船轻盈地在江面上飘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渡江过程中与自然力量的斗争与和谐共存。

“破浪男儿志,思家旅客情”两句,由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作为“破浪”的男儿,既有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也有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两句不仅揭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普遍的思乡之情。

最后,“故乡何处是,回首暮云平”两句,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故乡似乎遥不可及,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旅途无尽探索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家园、亲情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渡江》诗通过对渡江场景的生动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意志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9)

陈熙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家

近乡情更怯,问讯苦难真。

门巷青山旧,高堂白发新。

荒凉馀古柏,身世等浮蘋。

愧乏涓埃报,鸡豚愿未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泰安道中二首(其一)

无边落木响萧萧,石路崎岖马足骄。

有酒难浇胸垒块,多愁总是病根苗。

剧怜囊橐金都尽,此去轮蹄铁尽消。

往事不堪回首记,数声邻笛夜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泰安道中二首(其二)

陶公归去更凄凉,松菊虽存径已荒。

袖底有云皆泰岱,眼中无事不沧桑。

燕巢历历惊危幕,驴背匆匆又夕阳。

且向江头吟白柰,遥凭六代溯兴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伴城

万山如笏拥行旌,历尽崎岖路始平。

叠石难消龙虎气,惊沙都作海涛声。

地因割据分齐鲁,天为炎凉换雨晴。

新月一钩纤乍吐,好从圆日计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