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纲所作的《彦达借研意在白取次韵戏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墨之物的珍视与尊重。
首句“斲石染轻翰”,以“斲石”比喻雕刻,以“轻翰”形容笔触轻盈,形象地描绘了书写时的细腻与专注。接着,“对面可十手”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书写时的近距离与专注,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对面的景象。
“价重千黄金,欲见那得苟”两句,将文墨之物的价值比作千金,表达了对文墨珍品的极度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获取这些珍品的不易,需要慎重对待。
“难欺相如璧,宁碎范增斗”运用了两个典故,相如璧指的是汉代司马相如的玉璧,范增斗则是指楚汉战争中范增所用的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文墨之物的珍贵与不可轻易对待的态度。
最后,“作诗伐君谋,聊以当墨守”则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与态度,既是对前文所述的回应,也是对自己坚守文墨之道的决心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墨之物的赞美与珍视,以及对获取与使用时应持态度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