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

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

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

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

煌煌踰涿鹿,穆穆更坤元。

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

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狂风突起于江汉之间,白浪瞬间如山般耸立。
地方长官急忙勤王救国,忧虑的人也担心天象的变化。
酆镐之地近日阴霾笼罩,如同召唤我等贤能之人。
车队马匹向北艰难行进,战船则沿西岸溯流而上。
水流清澈,湍急的溪流中猛兽紧随其后。
龙楼之上阳光初现,光芒万丈直冲云霄。
世界光彩夺目,美德之力助我们渡过大河。
神宗赋予重任,我军如黄帝般威武。
辉煌战绩超越涿鹿之战,庄重气象更胜坤元之德。
明朝朝廷期待着公正的言论,无论远近。
游子心境淡泊,只愿江湖岁月长久。

注释

江汉:长江和汉水。
方伯:古代地方长官。
勤王:尽力辅佐君王。
酆镐:古地名,象征周朝都城。
艅艎:古代战船。
水灵:水的灵气。
崇德:推崇美德。
神宗:皇帝的庙号。
轩辕:黄帝的别称。
涿鹿:古代战争地名。
坤元:坤卦的象征,指大地或女性。
太阶:古代宫廷的阶梯,象征朝廷。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江湖:泛指广阔水域或民间社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时代变革的深刻感悟。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两句以气势磅磅的笔触勾勒出江汉波涛的壮观,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诗人激昂的情怀。接着,“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则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中,“酆镐”等字眼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云龙召我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自信与期待。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两句描绘了行军作战的艰辛和长途跋涉的不易,通过对车马劳顿的描述,反衬出诗人对英雄征战生活的赞美。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则以水流和猛兽的形象,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险恶的对比。

“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两句通过对龙楼揭示天地的壮观,展现了诗人的宏大志向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中,“宇宙”、“崇德”等词汇,表达了对宇宙之美、德泽流传的赞颂。

“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历史使命的接受和军事行动的英勇气概。

“煌煌踰涿鹿,穆穆更坤元。”两句以璀璨夺目的景象,描绘了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以及对其德行美好的赞誉。

“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中,“明王”、“太阶”等字眼,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及其政绩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奉和韦判官献侍郎叔除河东采访使

天卿小冢宰,道大名亦大。

丑正在权臣,建旟千里外。

楚山俯江汉,汴水连谯沛。

两持方伯圭,再转诸侯盖。

恬淡轻黜陟,优游邈千载。

乾象变台衡,群贤尽交泰。

聿徕股肱郡,河岳即襟带。

盛德滋冀方,仁风清汾浍。

四封尽高足,相府轺车最。

超超青云器,婉婉竹林会。

贱士敢知言,成颂文明代。

燕雀依大厦,期之保贞悔。

形式: 古风

奉真观

真门迥向北,驰道直向西。

为与天光近,云色成虹霓。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

皇家有恒宪,斋祭崇明祀。

严车伊洛间,受誓文昌里。

沈沈云阁见,稍稍城乌起。

曙色照衣冠,虚庭鸣剑履。

裴回念私觌,怅望临清汜。

点翰欲何言,相思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泊舟贻潘少府

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

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

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

所遇尽渔商,与言多楚越。

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

常若千里馀,况之异乡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