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墙根戢戢数蜗牛,雨长垣衣亭更幽。
惊起归鸿不成字,辞柯落叶最知秋。
菊花莫恨开时晚,谷穟犹思晴后收。
独立搔头人不解,南山用取一樽酬。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雨后官舍周围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触。首句“墙根戢戢数蜗牛”,通过墙根处蜗牛的活动,暗示了秋雨绵绵的湿润环境。接着,“雨长垣衣亭更幽”进一步渲染了秋雨带来的静谧和深沉,连屋檐下的亭子都显得更加清冷。
“惊起归鸿不成字”借归鸿被雨声惊飞,无法形成清晰的字迹,寓言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思绪难以凝聚。而“辞柯落叶最知秋”则直接点出季节转换,落叶飘零,让人深切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菊花莫恨开时晚”表达了对菊花迟开的宽慰,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下,也要保持坚韧。最后一句“谷穟犹思晴后收”则寄寓了对丰收的期待,希望雨过天晴后,稻谷能顺利收割。
整首诗以个人独处的观察和感受,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友人的深深关怀。结尾处的“独立搔头人不解,南山用取一樽酬”,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出只有自己能理解这份孤独和感慨,只能借酒消愁,与南山美景共饮。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四海方嗷嗷,我奔走独劳。
停舟近北渚,扶杖步东皋。
霜落瘦石骨,水涨腐溪毛。
更有山阴兴,能无秦复陶。
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
嫁作荡子妇,寒机泣到明。
绿琴蛛网遍,弦绝不成声。
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閒情。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