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
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
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
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水晚上潮汐涌来的壮丽画面。开篇“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两句,以动人的笔触捕捉了潮汐随着晚风一起涌来的情景,“萧萧”形容潮水声响,既传达了自然界的肃穆,又映衬出季节的转换。
接着“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潮汐的力量和气势。“寒声”指的是潮水涌来的声音,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怒力暗移洲”则形容潮水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悄然移动,仿佛在黑暗中改变着河岸。
第三句“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展示了潮汐对船只和天地的影响。“卷岸舟航尽”表明所有的船只都被卷入这股强大的力量之中;“涵空日月浮”则是说即便是太阳和月亮,也仿佛在这巨大潮流中漂浮,颇有超脱尘世之感。
最后两句“吴儿轻逐利,亡命雪山头”,转而描写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吴儿”指的是古代吴国的人,这里用来泛指江南一带的人;“轻逐利”可能是说这些人追求功名富贵,却往往看不破世俗的迷雾。“亡命雪山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命运多舛的人们的同情,雪山头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隐居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潮汐力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抗拒力量的敬畏,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慨。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老矣惟书爱未消,喜闻新塾出尘嚣。
轩窗近水来无厌,弦诵因风听忽遥。
游艺定知轻拾芥,正心端欲似耘苗。
一经教子诚为乐,家世从今未寂寥。
昔年栖险人何在,彷佛楼台杳霭间。
事去长空飞鸟没,时清宴坐一僧閒。
霜秋石壁黄金树,月夜云涛碧玉湾。
杖策时来访奇绝,渔樵幽兴自相关。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
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
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
散帙南窗更清绝,兴来直欲跨飞翰。
君家遥借我家山,我亦时来一笑看。
缥缈云扶千叠秀,空濛翠滴两州寒。
已将老目供秋晚,未觉豪心怯酒阑。
文伯诗无飘泊叹,尽将幽抱付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