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教围猎擒虎歌

山头围猎日将午,猛士如林尽貔虎。

凌云铜角一声落,驰马争前捷飞羽。

草间咆哮谁敢撄,赤手缚之如缚鼠。

柙中耽耽目如炬,犹激阴风动平楚。

生擒一虎直百兽,况乃杀获连四五。

睿情所重扬威武,奏凯归营叠笳鼓。

山村羔豚散不收,扫除民患民无忧。

欢呼仰荷储皇赐,道傍拜舞歌千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奉教围猎擒虎歌》描绘了一场壮观的围猎场景,展现了明代宫廷的狩猎盛事以及猎获猛虎后的喜悦与荣耀。

开篇“山头围猎日将午”,描绘了猎场的壮丽景象,太阳高悬,正是狩猎的最佳时机。接着,“猛士如林尽貔虎”一句,形象地展示了众多英勇的猎手如同林中的猛兽般威猛,预示着一场激烈的追逐即将展开。

“凌云铜角一声落,驰马争前捷飞羽”描绘了猎手们在号角声中策马疾驰,争先恐后地追逐猎物的场景,充满了紧张与刺激。紧接着,“草间咆哮谁敢撄,赤手缚之如缚鼠”则展现了猎手们的勇猛与技艺,即使面对凶猛的野兽,也能以赤手将其制服,犹如捕鼠一般轻松。

“柙中耽耽目如炬,犹激阴风动平楚”描绘了被捕捉的猛虎在笼中挣扎的情景,尽管被束缚,但其目光依然锐利,仿佛能激发周围的阴冷之气。然而,即便如此,它也难逃被生擒的命运。

“生擒一虎直百兽,况乃杀获连四五”强调了猎手们不仅成功捕获了一只老虎,还连同其他几只野兽一同捕获,彰显了他们的卓越功绩。

“睿情所重扬威武,奏凯归营叠笳鼓”表达了皇帝对这次狩猎活动的重视,以及对猎手们英勇表现的赞赏。猎手们凯旋而归,营地里响起了阵阵笳鼓,庆祝胜利。

“山村羔豚散不收,扫除民患民无忧”描绘了猎手们不仅捕获了野兽,还保护了村民免受野兽侵扰,使得乡村恢复了宁静与安全。

最后,“欢呼仰荷储皇赐,道傍拜舞歌千秋”表达了村民们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他们欢声雷动,沿着道路舞蹈,歌颂着这一历史时刻,期待着未来的和平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宫廷狩猎活动的壮观场面,以及其中蕴含的英勇、智慧、荣耀与和谐,是一幅充满力量与美感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友松轩

苍楠翠柏连山丘,杨家绕屋青松稠。

百年雨露涵深泽,六月凉爽如清秋。

势凌千尺浮云外,黛色团团拱车盖。

阴森昼晦起蛟虬,萧瑟天风振竽籁。

若人好学怀奇姿,琼林秀出珊瑚枝。

由来孤高秉异尚,爱此挺特同心期。

结庐松下栖迟久,坐卧看松与松友。

劲操何殊处士梅,閒情未说先生柳。

才高何必老深林,清庙明堂会见寻。

惟应晚岁冰霜节,永矢平生金石心。

形式: 古风

题曾学士竹

石田筼筜不百个,满池羃羃春云阴。

神仙疑来旌节降,风雨欲动蛟龙吟。

江南种竹家家好,北来见竹如见宝。

何人胸中富淇澳,醉墨淋漓为公扫。

六月萧萧不知夏,白日长空翠如泻。

九龙山人不可作,对此阴森亦萧洒。

马头红尘千丈深,朝驰暮走积满襟。

兴来拂衣何所适,梦忆山阴脩竹林。

爱君城西卷雨轩,萧爽可以舒郁烦。

朝回借坐共永日,不须砍鲙倾金尊。

形式: 古风

送田郎中还南京武库

故人昨日南京来,兹晨还向南京去。

过门握手一相见,遽别能无黯情绪。

十载勤劳地官属,富有声华照郎署。

太平武备五兵戢,升擢还应属祈父。

功名淹速各有时,所重持身在清素。

玉堂学士子同乡,索我题诗赠行路。

是时雨霁都门道,沉雾飞埃净于扫。

日射西山如锦屏,紫翠夫渠涌琼岛。

长风吹帆发潞河,齐鲁山川坐看好。

江南岁晚还相思,努力荣名以为宝。

形式: 古风

题严氏光远堂

朴山先生天下士,明经著书遗来世。

宰相持书献天子,宠召除官列中秘。

结缨彯组青琐闱,萧散终怀荷芰衣。

明日上书乞身去,万里碧霄鸿鹄飞。

窈窕烟霞护丘壑,共羡知几返真乐。

园田旧绕柴桑居,山水清于富春郭。

又百馀岁传曾孙,束帛徵起官桥门。

峨冠正席讲周孔,诜诜俊彦罗玙璠。

两贤出处各有道,前后声华相映好。

光远堂中春不穷,乔木风烟拂晴昊。

插架牙签万卷存,焚香扫径无尘喧。

阶前暖翠看慈竹,岁岁年年蕃子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