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合溜驿

空庭野雀噪,客至休我驹。

尽日冲尘沙,解裘振裳裾。

荧荧青灯光,夜永寒堂虚。

破窗见星斗,明月照广除。

搆火旋烹煎,妻儿具盘盂。

强饭一为饱,困眠体微舒。

嗟我山野姿,懒拙与世疏。

如何强所难,妄蹑仕进途。

已习未易舍,欲行倦驰驱。

悲哉不早计,既晚空嗟吁。

形式: 古风

翻译

寂静庭院中鸟儿乱叫,客人来访让我马歇息。
整日奔波在风尘沙土,解开皮衣抖落疲惫。
青灯闪烁照寒堂,长夜漫漫室内空荡。
破窗映出星空璀璨,明亮月光照亮宽敞道路。
赶紧生火煮茶做饭,妻子儿女准备好碗碟。
勉强吃点只为充饥,困倦躺下身体稍舒。
感叹我这山野之性,懒散笨拙与世隔绝。
怎能强迫自己做难事,妄想踏入仕途之路。
习惯之事难以割舍,想要前行又觉疲倦。
悲哀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今后悔已太晚。

注释

空庭:寂静庭院。
野雀:野外的小鸟。
客至:客人到来。
休我驹:让我的马休息。
尽日:整天。
冲尘沙:在尘土中奔跑。
荧荧:闪烁。
寒堂:寒冷的厅堂。
虚:空荡。
破窗:破旧窗户。
广除:宽敞的道路。
烹煎:煮茶。
具:准备。
强饭:勉强吃饭。
困眠:困倦入睡。
微舒:稍微舒适。
山野姿:山野的生活方式。
懒拙:懒散笨拙。
世疏:与世隔绝。
强所难:强迫自己做难事。
仕进途:仕途之路。
未易舍:难以放弃。
倦驰驱:疲倦奔忙。
不早计:没有早做打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学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在荒废的庭院中,独自一人伴随着野雀的叫声,与世隔绝。白天他忙于读书、写作,尘土飞扬;到了夜晚,他解开衣襟,振动衣摆,显得疲惫不堪。在寒冷的夜晚,他点亮青色的灯笼,但堂屋依旧空旷,只能透过破损的窗户看到星辰和明月。诗人用最简单的食物充饥,妻儿围坐在简陋的餐盘旁。生活虽然困苦,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山野的生活方式。

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泊和逃避,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诗人感叹自己与世隔绝,懒散而又拙劣,不愿意去追求那些艰难的仕途。但同时,他也感到一种矛盾——既不愿舍弃这宁静的生活,又渴望能有所作为,但这种愿望似乎已经来不及了。最后,诗人感慨良深,对于自己没有早些规划未来而感到懊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态度。语言简朴,却充满了情感的真挚和哲理的深刻,是一篇表达隐逸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宿州

野云不作雪,仲冬气犹蒸。

岸雨湿枯柳,北风生浪声。

昨日饮我者,主人出金觥。

酒薄亦足醉,青蛾惯逢迎。

纷纷舟车地,主吏困怨憎。

樽罍备人事,起论爱客诚。

世途聊复尔,物态恶分明。

十年五往返,抚事感飘零。

形式: 古风

宿龟山寺下赠旻师

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人生易老古所叹,如我安得颜长红。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

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

形式: 古风

宿泗州戒坛院

楼上鸣钟门夜扃,风檐送雨入疏棂。

老僧坐睡依深壁,童子持经守暗灯。

千里尘埃长旅泊,五年忧患困侵凌。

谁知避世天然子,一见禅翁便服膺。

形式: 七言律诗

宿虹县驿

长堤隘舟车,上下无暂歇。

煎熬古驿门,聒聒争琐屑。

东南淮浙富,输馈日填咽。

楚风习喧卑,吴舌动嘲哳。

平生耽静意,投闹剧含哕。

况兹道路勤,强食慰饥渴。

年来嵩洛兴,久与泉石结。

终当卜吾庐,云山对华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