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名为《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哀思。
“毓秀勋庸后,来嫔诗礼家。”开篇便以“毓秀”、“勋庸”等字眼,传递出一种尊贵与古雅的氛围。这里的“毓秀”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人,而“勋庸”则有着悠久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对逝者的追思。
“浮云轻富贵,朽木视铅华。”这里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怀。浮动的云彩轻抚着高贵的事物,而腐朽的老树却冷漠地看着那些世俗的繁华。这两句诗意在暗示,尽管时间流逝,一切荣耀和繁华都如同过眼云烟,但诗人内心中对逝者的思念依旧如初。
“晚日俄晞露,春风自笑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夕阳下细小的露珠点缀在草叶上,而春风轻拂过花朵,似乎在对着它们微笑。这既是对逝者生命结束和新生开始的一种比喻,也是诗人内心中希望逝者安息、继续美好的祝愿。
“平生偕老志,愁绝五云车。”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逝者的离去后,想要与他们共度余生的愿望。这里的“五云车”可能是指仙界或天堂之类的地方,“愁绝”则透露了一种深切的哀思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助古典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情怀念,以及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享有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