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

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太守坐着红轮车出巡,东郊的物候展现出一派新气象。
黄莺的啼声伴随着他的吟啸,嫩绿的柳色似乎在召唤人们出行赏春。
山谷口云雾缭绕迎接着马队,溪水边清澈的水面映照着人的身影。
在郡中担任辅佐管理的职责,多么幸运能接触到这些美好的事物和人。

注释

太守:古代官名,一郡的行政长官。
朱轮:红色的车轮,古代高官显贵乘坐的车子。
东郊:城东的郊区。
物候:自然界中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出现的季节性变化现象。
莺声:黄莺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坐啸:坐着吟咏或长啸,古时官员闲暇时的行为表现。
柳色:春天柳树新发的绿色,象征春意。
行春:游春,春天外出踏青游玩。
谷口:山谷的入口处。
云迎马:云彩仿佛在迎接过往的马匹,形容自然景物的生动。
溪边:小溪的岸边。
水照人:清澈的水面映照着人的倒影。
郡中:指所在的郡、地方行政区。
叨:谦辞,表示承受的意思,这里有自谦之意。
佐理:辅助治理,指担任副职或助手协助处理政务。
芳尘:芳香的尘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德行,这里指接触贤良之士的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守在早春时节,乘坐华丽的马车,与众宾客一同前往郊外游玩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如莺鸟之声、柳树之色等,展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现了太守在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还不忘其官职责任,对郡中的政务也有所关心和处理。诗中透露出一种闲适而又不失庄重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莺声随坐啸"一句,通过莺鸟的鸣叫与太守乘坐的马车相呼应,生动地表现了早春景色中生命的活力。"柳色唤行春"则是借柳树新绿之色,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两句,描绘了太守游玩时所处的自然环境,谷口的云朵仿佛在欢迎着行进的马匹,而溪边清澈的水面映照出人的身影,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和谐。

最后一句"何幸接芳尘"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太守一同享受这美好时光而感到的庆幸。这里的"芳尘"指的是太守所到之处留下的英俊不凡的气息,亦可理解为文雅之士对高官的仰慕与追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早春郊游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上层社会生活的观察。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

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

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

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高冠谷口招郑鄠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宿东溪王屋李隐者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

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