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二)蠹简

管领长恩旧事虚,此中何乐竟为鱼。

杀青未遂终非计,贪墨无成笑久居。

差喜汉家先按籍,莫教鲁壁负遗书。

蓬莱自有神仙骨,脉望能灵恐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二)蠹简》以蠹简(泛指残破的书籍)为题,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道德坚守的思考。首句“管领长恩旧事虚”暗示了对历史文献的尊重和对往事的追忆,但又感叹其虚无飘渺。次句“此中何乐竟为鱼”借鱼儿比喻在知识海洋中的快乐,然而诗人并未沉溺其中,而是意识到追求功名利禄并非长久之计。

“杀青未遂终非计,贪墨无成笑久居”进一步强调了不满足于现状,认为只有通过正道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讽刺了那些因贪腐而无所作为的人。“差喜汉家先按籍”暗指朝廷对文献的重视,希望书籍能得到妥善保存,不致遗失。“莫教鲁壁负遗书”则引用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让珍贵的文献像鲁国的壁藏书那样被忽视。

最后两句“蓬莱自有神仙骨,脉望能灵恐不如”以仙骨比喻高尚的品格,表达出诗人对拥有真正智慧和美德的向往,认为仅凭文献的保护是不够的,人的品性更为重要。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三)破砚

呵水何曾弗值钱,磨人磨墨总堪怜。

一场瓦砾封侯地,半截江山草檄天。

但得良田休问税,难防众口莫求全。

无端又抱弹丸恨,掷得枯鱼各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四)残画

荆关董巨已蒿莱,金粉飘零纸上哀。

嗜好有人恋丘壑,模糊何处著楼台。

曾拈寒具从头看,留补屏风信手裁。

千古丹青磨灭尽,解衣盘礡亦庸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五)旧剑

依旧龙光射斗牛,鹈膏零落几经秋。

难于死后交情见,说到微时下诏求。

当酒莫教谈世事,替人曾记了恩仇?

十年敝匣摩沙遍,鼙鼓西风伴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六)尘镜

菱花无色掩妆台,寂寂帘栊有暮埃。

莫太分明招妒忌,略些混沌学痴呆。

灯前敢对新官笑,身后长怜孺子来。

肯使潜形魑魅遁,披云我欲九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