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尊贵的客人来到南台,重阳节的聚会充满文化气息。
菊花在寒露中更加芬芳,酒杯在夕阳下泛着绿光。
公务简单大家都陶醉了,溪边悠闲鸟儿自然成群。
府中的官职我最小,只有孟参军与我相仿。

注释

上客:尊贵的客人。
南台:地名,此处指聚会的地点。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也叫重阳节。
会文:文化氛围浓厚的聚会。
菊芳:菊花盛开,芳香四溢。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10月8日或9日,表示天气开始转凉,露水增多。
杯翠:形容酒杯中绿色的酒液,可能指绿色的美酒或是酒中倒映的绿意。
夕阳曛: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而昏黄。
务简:公务简约,不多。
人同醉:大家一同沉醉于欢乐中。
溪闲:溪流边环境清静悠闲。
鸟自群:鸟儿自然地聚在一起,自由自在。
府中:指官府内。
官最小:职位最低微。
孟参军:人名,孟姓的参军,参军为古代官职名,这里特指一位地位不高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重阳节(即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登高日)时的宴饮图景。诗人与朋友在南台举行宴会,这里“上客”表明宴会是在较高的地方进行,以便更好地享受秋天的美景和气氛。

首句“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中,“重阳”指的是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诗人通过“此会文”表达了对这次宴会的赞赏与期待,可能是因为这个时节、地点特别适合聚会。

接下来的两句“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现场的情景。秋天的菊花在凉爽的露水中更加鲜艳,而诗人举杯畅饮之时,正值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这是品味生活的一种享受。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这两句则表达了宴会上人们尽情欢乐的场景。诗人与朋友们都在尽情地饮酒作乐,而周围环境也十分宁静和谐,只有小溪潺潺流过,偶尔传来鸟鸣声,增添了一份野趣。

最后两句“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可能是在提及宴会上的宾客。诗人所在的府中,官职最小者也只有一位名叫孟参军的人物参加了宴会,这可能是对此人的尊重或特别邀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场和谐、愉悦的秋日宴饮,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间情谊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九日登高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

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

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九月十日即事

家贫惟种竹,时幸故人看。

菊度重阳少,林经闰月寒。

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

美景良难得,今朝更尽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书情献相公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

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

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

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示外生

牵役非吾好,宽情尔在傍。

经过悲井邑,起坐倦舟航。

相宅生应贵,逢时学可强。

无轻吾未用,世事有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