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崇安分水关

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

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

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

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朴在明末时期,历经十年漂泊后,终于回到故乡崇安分水关的感慨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归乡的复杂情感。

首联“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十年间四处奔波、游历四方的生活状态,与今日回归故乡的场景形成鲜明对照,青牛渡关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回归。

颔联“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则通过候吏的询问和对故山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紫气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功名利禄,而故山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颈联“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浮踪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匏同系则是一种束缚,暗示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倦翼难以随鸟共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尾联“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则以具体的行动意向结束全诗。诗人想要像垂钓的老者一样,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但现实与理想之间似乎隔着重重障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从漂泊到回归的复杂心理变化,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舟泊龙江陈比部马参军携酒舟中

江城五月燕雏飞,江上游人尚未归。

目极菰蒲牵雀舫,心怜笙葛换貂衣。

三山指点行难近,六代风流事已非。

何处轻舟频载酒,客愁聊傍醉中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至家

里门欲近却征车,半榻萧萧旧草庐。

昔去只存三径在,今来又是十年余。

杉松顿长参天色,缥帙新添插架书。

俯仰有怀人不见,可堪老泪暗沾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七月六日焚黄(其一)

南北飞云无定踪,梦魂长结故山松。

敢期跛足能千里,却倚殊恩自九重。

鹤表近闻华柱语,龙光下贲若堂封。

欢声缭绕传空谷,似觉青山色倍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七月六日焚黄(其二)

双垄藏衣卜几年,孤儿空有泪如泉。

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

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