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顿起二首(其一)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从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岁月流逝和人生聚散的诗句。"挽袖推腰踏破绅",这里的“绅”指的是古代官员身上的饰物,这一行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怀,似乎在强调那份难以忘怀的情谊。接着“旧闻携手上天门”,则是在表达对过往共事之人的深情厚谊,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攀登高位、共同仰望天际时的豪情壮志。

"相逢应觉声容似"一句,通过“相逢”二字,传递出一种偶遇旧友的情境,而“应觉声容似”则是说那份曾经的气质和神采依然如在,这里不仅是对身外之物的描绘,更是在表达内心深处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

"欲话先惊岁月奔",这句话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岁月匆匆而过,让人感慨万千。这里“欲话”意味着想要诉说往昔,而“惊岁月奔”则是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和惊讶。

"新学已皆从许子",这一句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新的学习态度或知识观念已经普及,这里的“许子”可能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学说或者理论。紧接着“诸生犹自畏何蕃”,则是说尽管有了新学问,但许多学生仍然对某些古老的、复杂的知识感到敬畏和困惑。

"殿庐直宿真如梦",这里通过“殿庐”指代朝廷或高官之处,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直宿真如梦”则是说这种体验宛如一场梦境,让人产生现实与幻想难以区分的感觉。

最后“犹记忧时策万言”,诗人在这里回忆起过去忧虑之时所作的许多谋略或思考,尽管岁月流逝,但那份忧思和智慧依旧铭记心中。这一句也是对个人历史的一种总结与反省。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对现实的超脱,以及对知识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顿起二首(其二)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黄楼作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形式: 古风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