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郁蒸。
平田犹未遍,绝岭独先升。
翠色添崖柏,寒声折涧冰。
谁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景象。"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郁蒸"表明大自然开始感到春意,万物复苏,但还未完全展现。"平田犹未遍,绝岭独先升"则写出了山区与平原不同步伐的春色,高处的山峰最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翠色添崖柏,寒声折涧冰"更加具体地描绘了山头上柏树披上了新绿,而溪流上的冰层在春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生动细腻的画面,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初春时节的气息。
最后两句"谁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能够共享这份美好之境的知己的渴望,希望与这位朋友携手同行,共同攀登,分享这份春天带来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山色、自然生态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深切体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远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未厌,士卒不须生。
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
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
月华秋色雨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
兔濯素毛腾浩露,桂飘香实下飞轮。
光侵酒面寒无力,清入诗豪健有神。
坐客何须辞醉倒,相君应不惜车茵。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
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