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堂秋夕

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

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

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

形式: 古风

翻译

隔着窗户,萤火虫的光影忽明忽暗,秋风微雨中,空荡的厅堂显得凄凉。
整夜的虫鸣唤起思乡的眼泪,蟋蟀又怎能理解人的忧愁。
一年四季没有一天的欢乐,因此我更加悲叹在外游子的艰辛。
在这寂静的江城,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梧桐叶上的瑟瑟声更显落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夜的寂寞心境。首句“隔窗萤影灭复流”以萤火虫的闪烁不定来比喻作者内心的孤独和不安。紧接着,“北风微雨虚堂秋”则营造出一个空旷而又阴冷的氛围,强化了这种孤独感。

“虫声竟夜引乡泪”中,虫声代替了夜的寂静,而这些声音却触动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蟋蟀何自知人愁”则用蟋蟀的不知情来反衬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

“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生活中无法享受到一天的欢乐而产生的悲哀。最后,“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则以一个空静的江城和凄凉的梧桐叶声来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夜寂寞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作为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苦哉行五首(其五)

可汗奉亲诏,今月归燕山。

忽如乱刀剑,搅妾心肠间。

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

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

汉月割妾心,胡风凋妾颜。

去去断绝魂,叫天天不闻。

形式: 乐府曲辞

送李参军

好住好住王司户,珍重珍重李参军。

一东一西如别鹤,一南一北似浮云。

月照疏林千片影,风吹寒水万里纹。

别易会难今古事,非是余今独与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僧法和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晓次荆江

孤舟大江水,水涉无昏曙。

雨暗迷津时,云生望乡处。

渔翁闲自乐,樵客纷多虑。

秋色湖上山,归心日边树。

徒称竹箭美,未得枫林趣。

向夕垂钓还,吾从落潮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