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亮了三峡,花的源头来自五条溪流。
城市隐藏在青色的城墙之内,炊烟袅袅升起在绿色的树林西边。
我不惧怕王命催促的行程,只担心迷失在仙人的道路上。
从巴东顺流而下的船只,不要等到夜晚猿猴的啼声才回家。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花源:比喻美丽的山水或仙境。
五溪:古代中国五个著名的河流。
城池:城市。
青壁:青色的城墙。
烟火:炊烟。
绿林:绿色的树林。
王程:皇帝或官员的命令和行程。
仙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归棹:归航的船。
夜猿啼:夜间猿猴的叫声,象征着夜晚和孤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首句“明月开三峡”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送别时的壮丽景色,三峡在这里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有着象征意义,代表着一段旅途的开始或结束。而“花源出五溪”,则通过对比衬托增强了自然之美,生动形象。

中间两句“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景色。城墙依旧,烟火升腾,显示出一份平和与祥和,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可能是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王程可能指的是官途仕进,而诗人并不畏惧那复杂而紧迫的人世纷争,他所担忧的是自己追求的理想之路——“仙路”,即精神追求或艺术创作的道路,感到迷茫和困惑。

末了两句“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则是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绘。巴东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归棹”则意味着归途的开始。而“莫待夜猿啼”,则是在告诫对方不要等到夜晚猿啼之声响起才离开,暗含了一种急迫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送别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2)

徐安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

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

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闻邻家理筝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

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

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程将军夫人挽诗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

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晞。

环佩声犹在,房栊梦不归。

将军休沐日,谁劝著新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襄阳图

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

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

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

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