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

丹叶下西楼,知君万里愁。

钟非黔峡寺,帆是敬亭舟。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天台多道侣,何惜更南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红叶飘落西楼旁,深知您心中万里忧伤。
那钟声并非来自黔峡的寺庙,扬起的帆是敬亭湖上的船。
山色与云融为一体迎接黄昏,湖面的波光与月色共同描绘秋天。
天台上修道的伴侣众多,何不欣然继续向南游历呢?

注释

丹叶:红叶,此处指深秋时节变红的树叶。
西楼:西方的楼阁,泛指送别之地。
知君:知道您,了解您的心情。
钟:寺庙的钟声,这里或指引发思绪的声音。
黔峡寺:虚拟的地名,可能指代远方的寺庙,黔峡非实际地名,黔为地名常用字,峡指峡谷,此联意在强调非眼前之景。
帆:船帆,这里象征远行。
敬亭舟:敬亭山附近的船,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代指诗中的美丽景致。
山色:山的景色。
和云暮:与云彩一起构成傍晚的景象。
湖光:湖面反射的光影。
共月秋:与月亮一同构成秋天的景色。
天台:天台山,这里泛指修行的圣地。
道侣:修道的同伴,也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何惜:何必吝惜,为何不。
南游:向南方旅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酬报先上人登楼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远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丹叶下西楼,知君万里愁。"

这里诗人通过西楼上的丹枫叶子下落这一景象,表达了他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与关切。"知君万里愁"透露出一种深情厚谊和对远方亲友的挂念。

"钟非黔峡寺,帆是敬亭舟。"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物象,如黔峡寺、敬亭舟,描绘了一种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寂寞,也许诗人此时正身处他乡,心中充满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

这两句则是通过自然景观——山色、云彩、湖光以及明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感伤的氛围。这里的“暮”、“秋”,更增添了时间流转和季节变迁的无常感。

"天台多道侣,何惜更南游。"

最后两句中,“天台多道侣”可能指的是同行者众多,或是指诗人心中的朋友如云,而“何惜更南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旅程的无悔态度,尽管内心充满了对亲友的思念,但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选择了继续前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集思乡、怀远之情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酬杜补阙初春雨中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

江馆维舟为庾公,暖波微渌雨濛濛。

红桥迤逦春岩下,朱旆联翩晓树中。

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

郢歌莫问青山吏,鱼在深池鸟在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酬和杜侍御

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征帆夜转鸬鹚穴,骋骑春辞鹳雀楼。

正把新诗望南浦,棹歌应是木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

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还绕楚王宫。

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

春雪预呈霜简白,晓霞先染绣衣红。

十千沽酒留君醉,莫道归心似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载书携榼别池龙,十幅轻帆处处通。

谢朓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