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山河两戒南北分,天地一气华戎钧。

譬诸指搐非害事,往往四体为不信。

惟今丑虏相噬吞,人言雪耻兹其辰。

盍驱卞庄刺斗虎,又嗾庐㹱擒狡㕙。

天王仁爱兼南北,犹遣升勺苏穷鳞。

诸公亦复创前误,闭户不肯顾斗邻。

流移降附莫皇恤,斩艾驱迫如穷麇。

谁知炎炎将及我,事体不与开禧伦。

竟因示弱启狄侮,羽书赤白惊严宸。

天王坐朝色不怡,我非尔畏民吾民。

急从雨中彻桑土,更向火后移突薪。

大官亦复变前说,群而和者非一人。

制书丁宁示招纳,符檄旁午申拊循。

臣某奉诏移江介,臣某董师留汉滨。

西南忧顾谁其宽,即授臣某留川秦。

夫何廷论忽中变,复议保境思和亲。

迅雷烈风仅翻覆,明虹霁日俄逡巡。

敌人揶揄胆满干,志士愤郁齿穿龈。

东由海泗尽襄汉,西起梁沔连房均。

暴骸蹀血蔽原谷,夺险因粮空窖囷。

将军忧恚或自毙,列校偃蹇不可驯。

县徵更赋不遗算,郡空少府无馀缗。

边头被兵甫属耳,公私已屈忧方新。

静惟人事百罔一,恃以亡恐惟苍旻。

苍旻茫茫君为度,但见咎异来相因。

连年夏旱天无云,江淮湖浙田生尘。

飞蝗排空如羽阵,噍类猥众何诜诜。

僰南山萃陵谷异,后土矹矹如转轮。

春秋二百四十载,地震才五兹何频。

去年东南复告旱,遍以牲币走百神。

太阳朔蚀忽无光,金星昼见亦累旬。

汉沔沸腾地移轴,涪潼湓溢涛翻银。

星文屡变台符坼,阴象较著阳德屯。

外为兵戈为裔夷,内为宫壸为群臣。

天心渝怒有如此,犹以谴告施其仁。

惧而修政庶可弭,恬不知警将仍臻。

且如前年旱蝗日,开道求谏颁明纶。

庭中不鸣自如故,犹有下位人姓陈。

内言椒房之舛令,外及丞相之狎宾。

能如章向触权忌,不效钦永攻上身。

同时六馆之髦彦,陈义固争尤肫肫。

藐如无闻亦异已,宰士忿疾丞相嗔。

彼唐畋铎何物耳,词鄙意佞如吠狺。

外省胡独行其言,公然贱玉而贵珉。

自时厥后益惩创,遏绝言路忘咨询。

直臣久矣甚弃梗,公道不迪随荒榛。

尝居丞疑转猜忌,稍负望实尤沈沦。

人心所同即天意,四方蹙蹙天亦颦。

公今掉头不肯住,携家归踏西园春。

大贤与国同休戚,宁忍赤子方嚬呻。

我非荷蒉不知磬,拟效执舆来问津。

请赋白驹之孕章,愿公饮酒车无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通过对山河分裂、国家动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刘左史归乡的挽留之情。诗中运用比喻,如“指搐”、“四体不信”,形象地揭示了国家内部矛盾和外敌侵扰的困境。诗人呼吁朝廷采取果断措施,如“盍驱卞庄刺斗虎”、“亟从雨中彻桑土”,以雪耻图强,同时批评了某些官员的消极避战和不作为。

诗中还借自然现象,如“连年夏旱”、“地震频发”、“太阳朔蚀”等,暗示天灾与人事的关联,警示统治者要反思政策,积极应对。诗人以“开道求谏”之事为例,赞扬敢于直言的忠臣,批评了那些压制言论的权臣,表达了对公正直言被压抑的不满。

最后,诗人以“大贤与国同休戚”的情感,恳请刘左史不要离开,共同承担国家的苦难,并表示自己愿意像荷蒉者一样,倾听并参与国家的决策。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改革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飞雪亭

自荆入蜀路险绝,墨猿声中胆欲折。

万州江头舍舟楫,又趣担簦穷岌嶪。

危磴连云如积铁,乱石砭足十九跌。

仆夫流汗马吐舌,遥望盘龙拄天胁。

悬瀑落岩喷霏屑,中间有亭曰飞雪。

十里阴风寒入发,人言此地无六月。

火云射地人不暍,谁知利欲所熏灼。

以身试险车结辙,伐性焚和火如烈。

试于此亭解羁绁,呼取大斗酌甘洁,一饮令君消内热。

形式: 古风

中秋无月分韵得狂字

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

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

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

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

水月本同体,其中根于阳。

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

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閒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中秋有赋

望舒与日元非敌,震受阳光巽成魄。

六十四象不言月,三百五篇讥月出。

古道贵阳不贵阴,宾礼卜昼不卜夕。

世间赏玩起何年,误却千年醉狂客。

不知客有肺肠无,更把荒诬作真实。

我因时序尝作诗,洗尽兔窟蟾宫迷。

今年新作东楼成,胡为尚此穷攀跻。

人心和平民气乐,日月昭明天宇豁。

须知此事与政通,不是词人閒赏月。

形式: 古风

中秋领客

秋中无常期,月望无常历。

况于月之房,岁十有二集。

云胡三五夜,赏玩著今昔。

我观魏晋前,未有娱此夕。

岂由夕月礼,承讹变淫液。

天行至东北,阳升乃朝日。

日月向南来,三务趋朔易。

则于阴之反,顺时报阴魄。

古人敬天运,随处察消息。

俗学踵谬迷,更以儗科级。

广寒八万户,桂树五千尺。

文人同一辞,祇以惊俗客。

墨墨数百年,月如有冤色。

为作反骚吟,聊以补载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