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
案牍乍抛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送别心爱之人的情景。她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深切思念和淡淡哀愁。诗中“家家门外庐山路”一句,便设定了整个送别场景,给人以亲切感,仿佛读者也能听到远处庐山的呼唤。
接下来的“唯有夫君乞假游”,透露出女子对丈夫离去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这里的“乞假”二字,更添几分哀婉,彷彿能听到女子低声的请求,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情愫。
在诗的后半部分,“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两句,以景物描写烘托出离别之情。这里的“海潮尽处”和“江月圆时”,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更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于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最后两句“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则是女子心中对丈夫离去后的无尽思绪。这里的“萧然”和“悠悠”,都是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抒发,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种种哀愁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图景。诗中蕴含着深情与淡漠、留恋与放手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是一首极富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丽景方如许,如何作旅人。
薰梅红渐减,擘柳绿初匀。
古庙春烟湿,荒村社火新。
昼眠知有禁,宴宴笑言亲。
下国兵方起,君家义独闻。
若为轻世利,归去卧溪云。
挂席冲岚翠,携筇破藓纹。
离情似霜叶,江上正纷纷。
夕阳红与绿波溶,乌榜青烟春意浓。
近岸绣幡飘柳外,谁家糍酒祭句龙。
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
喜君驰后乘,于此会仙槎。
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
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