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
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纳凉图景。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捕捉了山阴过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 这两句勾勒出一位旅者在山阴中偶遇的宁静画面,他的形象仿佛从镜中走出的仙人一般,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 诗人通过洗漱和进入室内的动作,表现了对清凉避暑的追求,既有节制之美,又显得安详自在。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观与人物行为之间的和谐相处,树木投射的日影为室内带来了凉意,而枕边的湖光则增添了一份清新。
"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最后两句通过对话声和清风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夏日午后的宁静与舒适,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着享受自然之美、释放心灵的愉悦。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纳凉生活状态的赞美,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不详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中年从一尉,自笑此身非。
道在甘微禄,时难耻息机。
晨趋本郡府,书掩故山扉。
待见干戈毕,何妨更采薇。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
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
文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
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一夕雨沈沈,哀猿万木阴。
天龙来护法,长老密看心。
鱼梵空山静,纱灯古殿深。
无生久已学,白发浪相侵。
晦日湔裾俗,春楼致酒时。
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
溪柳薰晴浅,岩花待闰迟。
为邦久无事,比屋自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