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晴遥见七闽关,万仞丹梯莫可攀。
鸟度不离青嶂里,客行多在白云间。
玉门辽邈诚虚设,蜀道崎岖只等闲。
扰扰路傍名利子,轩车南去几人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名关的向往之情,以及旅途中所见所感。开篇“天晴遥见七闽关”,即点明了主题,七闽关在云雾缭绕中显得壮丽而又难以攀登。紧接着,“万仞丹梯莫可攀”强调了山势的险峻与天然的屏障。
“鸟度不离青嶂里,客行多在白云间。”这里通过对比鸟儿自由穿梭于青石嶂间和旅人徘徊于白云之间,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玉门辽邈诚虚设,蜀道崎岖只等闲。”玉门通常指代边塞之地,这里借用来表达边疆壮阔的景象。蜀道,即古蜀国之路,以其曲折险峻著称。诗人通过“只等闲”表达了对这条道路的期待与等待。
最后两句,“扰扰路傍名利子,轩车南去几人还。”“扰扰”形容马匹行走之声,以此衬托道旁繁盛的草木,即使是有利可图的地方,也显得宁静而不被打扰。轩车指的是古代官员乘坐的车辆,诗人询问着南去的旅途中,又有几人会回返,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一种留恋和对归途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见闻,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趁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夜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弥旬不雨懒龙乖,乾我茅斋一亩苔。
火伞亭亭当午立,雷车隐隐半天来。
催诗笑我孤吟苦,忧国愁眉八字开。
池水甫能添几许,儿童已报可浮杯。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社有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南安只是旧南安,敏手为之便好看。
事办要先心肯办,才难须信县无难。
锦遭伤后从新制,琴不调时改旧弹。
见说笑谈理繁剧,公馀何惜筑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