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四首(其三)

已被虚名误,偷生亦偶然。

兵戈十年久,妻子几家全。

往事溪云外,馀龄逝水前。

艰难有如此,何日赋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岁暮感怀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已被虚名误",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声的反思,认为它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偷生亦偶然"则表达了对生存状态的无奈,暗示命运多舛。接下来的"兵戈十年久,妻子几家全",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长期动荡和家庭破碎的现状,展现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不幸。

"往事溪云外"将过去的经历比喻为远方的溪流与云雾,显得模糊而遥远,暗示诗人对过去已无力挽回;"余龄逝水前"则以流水喻指流逝的岁月,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最后两句"艰难有如此,何日赋归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平静田园生活的深深渴望,以及对结束战乱、回归自然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寓含着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感。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岁暮感怀四首(其四)

自我离乡井,栖栖又十秋。

一身浑是累,此世可无忧。

道路谁青眼,风尘自白头。

但求归葬地,馀事总休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客居三首(其一)

豫作全身计,远投东海行。

地偏惟养拙,岁久未知名。

苔径当湖辟,柴门逐水成。

牧童时聚笑,穷老一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客居三首(其二)

漂流何所往,寂寞住湖阴。

道路无知己,饥寒乱此心。

草枯春牧远,浪阔夜渔深。

敢惮艰虞事,衰年自不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客居三首(其三)

寥落空山里,松门昼亦关。

江乡千里隔,天地一身閒。

听雨多临水,看云长傍山。

自今幽思熟,无复叹时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