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的《送僧归永嘉》。诗中充满了禅意与哲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僧侣归隐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在在常参一宿觉”,以“在在”强调了事物无处不在,而“常参一宿觉”则暗示了短暂的觉醒或顿悟,仿佛在日常琐碎中偶尔瞥见真理的光芒。这句诗既是对僧人修行生活的一种写照,也是对人生短暂而深刻的体验的感慨。
接着,“的的生缘非永嘉”,“的的”形容清晰、确实,这里指明了生命中的种种缘分并非永恒存在于永嘉之地,而是随时间流转,变化莫测。永嘉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地点、状态或心境,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生命中缘分短暂、不可捉摸的深刻理解。
“还我今朝却归去”,这句话充满了决绝与洒脱,仿佛诗人正在为僧人的离去而感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解脱的向往。归去不仅是指物理上的离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是对内心世界、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
最后,“大千俱属眼中花”,将整个宇宙比喻为眼中的花朵,形象地表达了万物皆空、一切如梦的佛教哲学思想。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短暂、虚幻本质的深刻体悟。在诗人看来,无论是宏大的宇宙还是平凡的生活,都如同瞬间绽放又随即凋零的花朵,充满了无常与幻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个人修行的独到见解,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超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