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贤多哭酒,哭酒免哭心。
后贤试衔之,哀至无不深。
少年哭酒时,白发亦已侵。
老年哭酒时,声韵随生沈。
寄言哭酒宾,勿作登封音。
登封徒放声,天地竟难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吊卢殷(其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前贤后圣哭酒的情形进行反思,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生命无常的感慨。
“前贤多哭酒,哭酒免哭心。”这两句点出了古代贤者们常以饮酒来寄托哀愁,借此释放内心的不尽悲伤。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这些贤者的理解和尊重。
“后贤试衔之,哀至无不深。”后来的有识之士也尝试着效仿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愁,而且这种哀愁是非常深刻的,没有不深刻的。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前人的尊崇以及对哀愁情感的深刻理解。
“少年哭酒时,白发亦已侵。”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在年轻时就开始以饮酒来表达悲伤,但转瞬间白发已经侵袭,这是对人生易逝、时光飞逝的一种感慨。
“老年哭酒时,声韵随生沈。”到了老年,哭泣之声也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渐渐沉寂。这两句深化了前面的生活无常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最后阶段的哀悼。
“寄言哭酒宾,勿作登封音。”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劝诫着某位友人或是后来者,在悲伤时不要只是一味地沉浸于痛苦,要有所警醒和自省。登封音可能指的是一种过度的悲伤之声,诗人提醒我们应保持适度。
“登封徒放声,天地竟难寻。”这两句则强调了如果只是无休止地发泄自己的哀愁,那么这种声音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也会变得迷失和无从追寻。这是对过度悲伤之态的一种批评,也可能是在提倡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哭酒这一行为的反复咏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悲伤情绪的深刻理解。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同人少相哭,异类多相号。
始知禽兽痴,却至天然高。
非子病无泪,非父念莫劳。
如何裁亲疏,用礼如用刀。
孤丧鲜匍匐,闭哀抱郁陶。
烦他手中葬,诚信焉能褒。
嗟嗟无子翁,死弃如脱毛。
圣人哭贤人,骨化气为星。
文章飞上天,列宿增晶荧。
前古文可数,今人文亦灵。
高名称谪仙,升降曾莫停。
有文死更香,无文生亦腥。
为君铿好辞,永传作谧宁。
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
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
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
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晓上荒凉原,吊彼寂寥魂。
眼咽此时泪,耳悽在日言。
冥冥千万年,坟锁孤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