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太学议

白日流上天,牛虱无遁形。

万目尽为用,而不骇日明。

穴鼠夜值萤,嗾嗾相聚惊。

鼠穴不日通,鼠足不日行。

已矣不自识,乃此萤爝矜。

鲕虾陷井坎,莫与江海争。

笼禽不失飞,讵识云汉冥。

咄哉浮薄儿,勉为高大营。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天的阳光普照天空,连牛身上的跳蚤也无所遁形。
无数的眼睛都被利用起来,却不会对明亮的日光感到惊骇。
洞里的老鼠在夜晚遇见萤火虫,纷纷惊慌地聚在一起。
老鼠的洞穴不久就会相通,它们的脚步也不会再局限于原地。
我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局限,却还在炫耀萤火虫般的微光。
如同小鱼苗落入井中,无法与江海相抗衡。
被囚禁的鸟儿仍记得飞翔,怎能理解广阔天空的深邃。
哎呀,那些肤浅的人啊,还是努力去追求崇高的理想吧。

注释

白日:白天。
流:照射。
牛虱:牛身上的跳蚤。
万目:无数的眼睛。
骇:惊吓。
穴鼠:洞里的老鼠。
鲕虾:小鱼苗。
笼禽:被囚禁的鸟儿。
云汉:广阔的天空。
咄哉:感叹词,表示责备。
浮薄儿:肤浅的人。
高大营:崇高的理想。

鉴赏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现了对世间万物各安其位、不越本分的哲理。白日高悬,光明无处不在,却不会惊扰那些在暗夜中活动的小生物。这些小生物在自己的领域内自由自在地活跃,不被强大的阳光所干扰。

诗中的"牛虱"、"穴鼠"、"鲕虾"等,都是比喻小人物或弱小之辈,他们虽然微不足道,但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和方式。这些生命体在各自的领域内,不与强大的力量相争,而是依照自然规律安然生活。

而最后一句"勉为高大营"则似乎是在告诫那些企图超越本分、追求过高目标的人,应当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安于自己的本位,不必勉强做出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整首诗体现了一个平和、自然的生活态度,提倡顺应自然,各得其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闻哭

冬温春疫早,死者晨满街。

但闻哭子悲,不闻哭母哀。

老慈爱益深,壮刚气则乖。

嗜欲夺天性,情恩占妻孩。

诗三百具存,声已亡南陔。

人情古不美,况复嗟今哉。

形式: 古风

倚楹操(其一)

马则食葵,而余则饥。盗则得羊,而余无兄。

知谁为此兮余不聊生,谁余哀兮余思深。

中忽忽兮外不知其啸吟,野哉邻妻兮曾谓余淫。

以己逆人兮,余不知其何心。

形式: 琴操

原蝗

蝗生于野谁所为,秋一母死遗百儿。

埋藏地下不腐烂,疑有鬼党相收持。

寒禽冬饥啄地食,拾掇谷种无馀遗。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与人为饥。

去年冬温腊雪少,土脉不冻无冰凘。

春气蒸炊出地面,戢戢密若在釜糜。

老农顽愚不识事,小不扑灭大莫追。

遂令相聚成气势,来若大水无垠涯。

蓬蒿满眼幸无用,尔纵嚼尽谁尔讥。

而何存留不咀嚼,反向禾黍加伤夷。

鸱鸦啄衔各取饱,充实肠腹如撑支。

儿童跳跃仰面笑,却爱甚密嫌疏稀。

吾思万物造作始,一一尽可天理推。

四其行蹄翼不假,上既载角齿乃亏。

夫何此独出群类,既使跃跳仍令飞。

麒麟千载或一见,仁足不忍踏草萎。

凤凰偶出即为瑞,亦曰竹食梧桐栖。

彼何甚少此何众,况又口腹害不訾。

遂令思虑不可及,万目仰面号天私。

天公被诬莫自辨,惨惨白日阴无辉。

而余昏狂不自度,欲尽物理穷毫丝。

要袪众惑运独见,中夜力为穷研思。

如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

扪搜剔拨要归尽,是岂人者尚好之。

然而身尚不绝种,岂复垢旧招致斯。

鱼朽生虫肉腐蠹,理有常尔无何疑。

谁为忧国太息者,应喜我有原蝗诗。

形式: 古风

哭诗六章(其六)

目虽泪所出,由来心乃源。

白日照我面,意欲乾汍澜。

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乾。

况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