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子学梦鲤赴梅教二首(其一)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榜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九转待丹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全国各地的人都如同同一年出生,道德品行公正的人在榜单上名列前茅。
太学里的名声繁多,南方的年轻人以其高尚品德令人尊敬。
这次出行不要嘲笑儒官的清贫,做事要坚持到最后,晚年的节操尤为重要。
听说学子们听到消息都满怀期待,炼丹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灵砂的九次转化。

注释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泛指全国。
同年:同一年代,比喻各地人民平等。
公居:居于前列,指在道德上领先。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名籍甚:名声很大。
南州:南方地区。
孺子:年轻人。
巍然:高尚、威严的样子。
儒官:儒生出身的官员。
晚节:晚年的行为和节操。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借指学子。
引领:伸长脖子看,表示期待。
灵砂:道教炼丹中的重要材料。
九转:道教炼丹术语,指多次转化。
丹铅:炼丹过程中的术语,代指炼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送徐子学梦鲤赴梅教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学业进步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榜先。"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成绩的赞赏。"九州四海"指的是整个国家和世界,"尽同年"意味着共同经历岁月的友人,在广阔的空间里取得了相同的成就。"德行公居一榜先"则是说朋友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是在品行上占据领先的地位。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这里继续表达对友人学识和声望的赞扬。"太学"指的是国家最高教育机构,"何蕃"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种状态,"名籍甚"意味着朋友在官方记录中有着显赫的名字。"南州孺子道巍然"则形容朋友年幼时就已经显示出不凡的才华,如同高耸的山峰一般。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这两句诗意在鼓励和提醒友人,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要轻视自己作为士人的身份和责任。"此行"指的是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莫笑儒官冷"是说不要因为当前的困境而贬低自己的士人身份。"立事须还晚节坚"则是在告诫友人在建立事业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即使到了晚年也不忘初心。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九转待丹铅。"

最后两句诗采用了道家修炼术语来比喻朋友未来的发展和成就。"闻说青衿齐引领"中的"青衿"可能指的是仙人的服饰,而"齐引领"则是形容统一的领导或引导,暗示朋友在学业上能达到顶峰,引领时代。"灵砂九转待丹铅"中的"灵砂"和"丹铅"都是道家修炼中的物质,"九转"指的是最高层次的修炼,整句意在表达对朋友未来能够达到更高境界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学业成就的赞美,以及对于未来的积极期待和鼓励,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美好前程的祝愿。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徐茂功西上二首

有司具眼柬时髦,此士今才入网罗。

好去南宫平步过,向来东阁阅才多。

孤忠畎亩常忧国,大对轩墀莫主和。

有问臞翁消息者,官非不爱柰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黄少遇非熊守德庆

三纪间关历宦途,萧然全似一臞儒。

耻趋东閤隳高节,甘向南州剖左符。

悃愊不能为健吏,清修端可律贪夫。

羊城定见菊坡老,能为苍生一出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黄东起西上

我友君居德行科,见君觉我汗颜多。

笔端有韵珠盈唾,胸次无尘玉不磨。

好去腰斤高斫桂,向来传钵有持荷。

广寒管领群仙到,为我慇勤谢月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黄同年京甫必昌赴广西提干二首(其一)

黄甫才名二十年,蹉跎正坐不能圆。

四书锐欲潜心圣,八品甘为从事贤。

东道樽前需客久,南轩印子待人传。

丈夫不必求知己,具眼分明有老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