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秋吹过双阙,星仙动二灵。

更深移月镜,河浅度云軿。

殿上呼方朔,人间失武丁。

天文兹夜里,光映紫微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秋风吹过宫阙,星星闪烁显神灵。
夜深月如镜移动,银河浅处云车行。
宫殿之上唤方朔,人间不再有武丁贤君。
在这深夜的天文时分,光芒照亮了紫微星官的庭院。

注释

秋吹:秋风。
双阙:宫阙。
星仙:星星,这里指神仙。
二灵:两个神灵。
更深:夜深。
月镜:明亮如镜的月亮。
河浅:银河显得较浅。
云軿:古代神话中的云车。
殿上:宫殿之上。
方朔:古代神话人物,擅长占卜。
武丁:商朝贤君,以能识人用人著称。
天文兹夜:天文之夜。
紫微庭:紫微星官的庭院,象征天帝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夜晚的宫廷宴会场景,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之美与皇家盛世的赞颂。

“秋吹过双阙,星仙动二灵。”这里,“双阙”指的是宫殿的门楼,而“星仙动二灵”则是用来形容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仙人舞动。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秋夜里宫廷的宁静与神秘。

“更深移月镜,河浅度云軿。”“更深”表明时间已晚,“移月镜”则是借助月光如镜一般映照在水面上的意象,而“河浅度云軿”则描绘了河流浅缓,可以轻易通过,用以比喻人间与仙界的交流无碍。

“殿上呼方朔,人间失武丁。”这里,“殿上呼方朔”可能是在宴会中有人呼唤神话中的方士,而“人间失武丁”则是指人们在欢乐之余,也不免思念历史上的英主,如商朝的武丁。

最后两句,“天文兹夜里,光映紫微庭。”诗人借助星辰之美来赞美当晚的宴会,并且将这份壮丽的景象与皇家的尊贵相联系,展现了对帝制的敬仰和对盛世的无限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精巧的构思,不仅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更传达了一种对至高权力的歌颂之情。

收录诗词(24)

刘宪(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景龙初(公元707年),为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唐睿宗景云二年正月十一日卒,年五十七。赠兖州刺史。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元度
  • 籍贯:宋州宁陵
  • 生卒年:655年―71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九月九日圣制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飞塔云霄半,清晨羽旆游。

登临凭季月,寥廓见中州。

御酒新寒退,天文瑞景留。

辟邪将献寿,兹日奉千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

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

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

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

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

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

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骊阜镇皇都,銮游眺八区。

原隰旌门里,风云扆座隅。

直城如斗柄,官树似星榆。

从臣词赋末,滥得上天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