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阳登闰序,上界叶时巡。
驻辇天花落,开筵妓乐陈。
城端刹柱见,云表露盘新。
临睨光辉满,飞文动睿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重阳节(即中国的传统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通常指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远眺的景象。诗人刘宪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之情。
首句“重阳登闰序,上界叶时巡”中,“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中国有登高避瘟疫的习俗;“闰序”可能指的是某个登临处所经过的步道或楼梯;“上界”则是对远方高处之意,意味着诗人向更高的地方望去;“叶时巡”表明诗人在这个节气里进行了一番巡视。
接下来,“驻辇天花落,开筵妓乐陈”两句,通过“驻辇天花落”形象,传达了秋日的景色,可能是指悬挂在空中的云朵如同花瓣般飘落;“开筵妓乐陈”则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欢乐场面,“筵”指的是古代的宴席上用来放置食物的竹席,“妓乐”则是指音乐和歌舞,整个画面展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庆典氛围。
第三句“城端刹柱见,云表露盘新”中,“城端刹柱见”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位置与城市建筑物的关系,而“刹柱”则是古代楼阁的构件;“云表露盘新”则表现出一种天然而又神秘的景象,似乎是在说云层之上有某种新的、令人惊叹的事物出现。
最后,“临睨光辉满,飞文动睿神”两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临睨光辉满”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充盈;“飞文动睿神”则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创作灵感在这一刻得到了激发,文字如同活跃的精灵在纸上跳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眺时所体验到的美好情感和精神世界。
不详
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景龙初(公元707年),为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唐睿宗景云二年正月十一日卒,年五十七。赠兖州刺史。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晴新看蛱蝶,夏早摘芙蕖。
文酒娱游盛,忻叨侍从馀。
秋吹过双阙,星仙动二灵。
更深移月镜,河浅度云軿。
殿上呼方朔,人间失武丁。
天文兹夜里,光映紫微庭。
飞塔云霄半,清晨羽旆游。
登临凭季月,寥廓见中州。
御酒新寒退,天文瑞景留。
辟邪将献寿,兹日奉千秋。
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
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
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
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