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正阳书院诸生并怀邵二云编修(其四)

送送一何远,秋原匝地阴。

道存无聚散,身在任升沈。

岁月惊将暮,云山黯自深。

停车重为别,共此百年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留别正阳书院诸生并怀邵二云编修》中的第四首,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送送一何远”,以“送送”二字连用,形象地描绘了送别场景的漫长与不舍,一个“远”字则点明了离别的距离之遥,营造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秋原匝地阴”一句,通过秋天原野的阴暗景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

“道存无聚散,身在任升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只要心灵相通,无论身处何方,都不会因时空的阻隔而改变友谊;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起伏、命运多舛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岁月惊将暮,云山黯自深”则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景色的描绘,既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又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停车重为别,共此百年心”一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虽即将分别,但心中那份深厚的友情将永远铭记,即使时间流逝,这份情感也不会改变。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赠程生人中

生年十五六,文采亦已高。

黉誉虽籍籍,其气静不挑。

淬锐比干镆,灿华争璚瑶。

众中得吾子,如得绥山桃。

孔融有小友,王充多稚交。

亦见古先哲,投分怀英髦。

我独何人斯,敢以年自骄。

抗颜已弥载,无术相蒸陶。

今方与生别,款款觞醇醪。

请我赠一言,我意非徒褒。

我昔三五日,壮气千星杓。

自拟罗预间,置身惟云霄。

久之竟无验,誉者今已嘲。

尊前有覆辙,敬矣毋相遭。

但听我言苦,勿恃君颜韶。

形式: 古风

何事不可为二章(其一)

何事不可为,必欲为人子。

异地附瓜葛,他山托乔梓。

乃知腥膻所,万物任驱指。

蜾赢多微虫,黎丘足奇鬼。

东海一逐臭,西江讵湔耻。

甘心谓人父,生者良已矣。

所苦泉下人,他鬼夺蒸祀。

依然见斯流,被金而佩紫。

更有呼父人,相步后尘起。

父人复人父,谁非竟谁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何事不可为二章(其二)

何事不可为,必欲呼人师。

观其用心处,岂在道义为。

昌黎作师说,哓哓费繁词。

谁知矫枉甚,流弊为今兹。

后堂列女乐,前庑陈牛衣。

位置虽不一,市道均无疑。

桃李本春卉,向暖固所宜。

窃恐白日光,难遍倾阳枝。

今朝罗雀处,咋日横经时。

众散在转瞬,令我长叹咨。

萧萧子云室,寂寂康成居。

茅茨且休剪,抱经聊自怡。

形式: 古风

题可堂印谱

昔闻昌黎言,为文须识字。

俗书动讹谬,焉论古书契。

所以有心人,索古具深思。

观其变态中,绰可见根蒂。

伊惟印信作,旨哉得书意。

缪篆虽纵横,缔索极精邃。

铜斑玉血中,一线斯文系。

重不侔鼎钟,功祇记姓氏。

人各自为佩,识字聊一二。

奈何俗儒舛,此道亦捐弃。

私心自增损,屈体斗纤媚。

谁欤出攻苦,相与究疑义。

迩逢吾可堂,于此见三昧。

作之不甚惜,求者鲜不畀。

欲令一笔讹,千金不回视。

褒然成一编,仓斯吐光气。

波磔必老苍,惨淡出平易。

每于半黍间,欲作千丈势。

榇其用心处,实欲功斯世。

吁嗟俗眼多,曲说中肝肺。

落落趋风尘,何人辨能事。

西兵方凯旋,羽书走星骑。

将军要勒铭,军中孰书记。

此事非君谁,道远莫能致。

三叹聊赠言,藏锋待时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