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
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
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象和哀婉情感的挽歌词。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不舍。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这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升入仙界的情景。"国付"指的是国家的重托已交付他人,"身随十圣仙"则表明逝者已随同其他仙人一道。"北辰移帝座"和"西日到虞泉"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变迁,给人一种时空颠倒、仙界降临的奇妙感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方丈言虚设"可能是在说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难以捉摸。而"华胥事眇然"则是对逝者生前的华丽事迹表示一种淡漠的回忆。"触鳞曾在宥"中"触鳞"形容与龙鳞接触,是一种高贵和超凡脱俗的象征,"偏哭堕髯前"则是诗人特意强调自己在逝者的胡须前痛哭,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仙界与尘世的对比,以及对逝者生前的记忆和死后的哀悼,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充满人性的挽歌情怀。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天宝遗馀事,元和盛圣功。
二凶枭帐下,三叛斩都中。
始服沙陁虏,方吞逻逤戎。
狼星如要射,犹有鼎湖弓。
月落禁垣西,星攒晓仗齐。
风传宫漏苦,云拂羽仪低。
路隘车千两,桥危马万蹄。
共嗟封石检,不为报功泥。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
尽日望云心不系,有时看月夜方闲。
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
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
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