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巫

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

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

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

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却巫》。诗中反映了作者面对民间流传的巫术信仰时的思考与态度。

首联“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描绘了作者在荒山中因病卧床,周围只有土俗的神巫信仰相伴的情景。这里的“无药石”既指身体上的疾病无药可医,也暗喻了精神上的困惑无解。

颔联“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表达了作者对长久以来依赖巫术祈祷的疑惑和对众人的意见感到困惑。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是否过于迂腐。

颈联“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指出虽然自己对巫术的了解有限,但三个月的时间或许能让舆论逐渐接受并认可他的观点。

尾联“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引用古代典故,以伯有(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和孙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为例,表达自己对改变传统观念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带有自嘲的意味,暗示改变不易,但自己不会退缩。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对于传统文化中迷信现象的反思与批判,以及他坚持理性思考、勇于变革的精神。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过天生桥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南霁云祠

死矣中丞莫谩疑,孤城援绝久知危。

贺兰未灭空遗恨,南八如生定有为。

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

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人赛旅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晴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雪夜

天涯久客岁侵寻,茆屋新开枫树林。

渐惯省言因病齿,屡经多难解安心。

犹怜未系苍生望,且得閒为白石吟。

乘兴最堪风雪夜,小舟何日返山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