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宴坐北堂上,秋宇何清凉。

客心殊不乐,起视夜未央。

新月鉴空轩,列宿烂成行。

熠耀飞中庭,莎鸡号东厢。

仰见孤鸣雁,噭噭天南翔。

屣履步阶除,啸咤以慨慷。

少壮弄文史,思登君子堂。

青阳忽不待,玄发亦已苍。

百川正东流,大海何泱泱。

寒暑相迁次,日月互匿藏。

年命非金石,荣耀安得长。

自非不朽图,何以播馀芳。

抱兹千岁忧,俯仰中情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长歌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北堂宴坐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象的交融,展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

首句“宴坐北堂上,秋宇何清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主人公独自一人在北堂上宴坐,感受着秋日的凉爽,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客心殊不乐,起视夜未央”两句,转折点出现,主人公内心的不悦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对比,他起身观夜,夜色未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

“新月鉴空轩,列宿烂成行”描绘了月明星稀的夜景,新月悬挂空中,繁星排列成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熠耀飞中庭,莎鸡号东厢”两句,又引入了昆虫的活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类生命的短暂。

“仰见孤鸣雁,噭噭天南翔”则将视角转向天空,孤雁南飞,其叫声回荡在空中,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追求。主人公“屣履步阶除,啸咤以慨慷”,踏着台阶,发出感慨,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

“少壮弄文史,思登君子堂。青阳忽不待,玄发亦已苍”四句,回顾了主人公年轻时的志向与梦想,渴望进入君子之堂,追求学问与道德的修养。然而,时光荏苒,青春不再,白发已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百川正东流,大海何泱泱。寒暑相迁次,日月互匿藏”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循环,百川东流,大海浩瀚,四季更迭,日月交替,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性。

“年命非金石,荣耀安得长”指出生命如同脆弱的金石,难以长久保持荣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最后,“自非不朽图,何以播馀芳。抱兹千岁忧,俯仰中情伤”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永恒与不朽的追求,以及面对生命有限、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

对酒当歌,朱颜未酡。日月其除,不乐奈何。

周道茫茫,辟如羊肠。葆身藏名,唯有醉乡。

阴木贞心,烈士苦颜。微子之故,胡为永叹。

海水知寒,山石知雨。忧来攻中,谁当告语。

河之悠悠,欲济无梁。率彼旷野,霜露沾裳。

斮桂为橑,葺兰为宇。美人不来,吾谁与处。

形式: 乐府曲辞

虾䱉篇

醯鸡慕鼎俎,不知天地宽。

蜉蝣望朝夕,安能念岁寒。

小人固多逸,志士良不閒。

远涉四海岸,高举五岳巅。

俯视红颜子,磬折一何艰。

春华诚可悦,秋实无乃阑。

啸咤拥长剑,气薄曾云端。

品庶徒营营,安知达者观。

形式: 乐府曲辞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陵上柏,翘翘思远客。

远客在何方,长城道路长。

路长时复久,门外春杨柳。

杨柳正依依,君行胡不归。

食薤自知辛,食檗自知苦。

苦辛在人心,当复谁为语。

有鸟云中来,嗷嗷过我庭。

愿附一札书,达我沈忧情。

鸟辞天路远,哀鸣去不返。

去去莫复陈,亲疏自有因。

形式: 乐府曲辞

善哉行

秋风萧萧,白露为霜。今日相欢,胡不尽觞。

游彼三山,绛阙煌煌。道逢安朝,授我要方。

采苓采苓,于彼高冈。日暮天寒,风吹我裳。

群鸟夜鸣,虎豹纵横。踌蹰四顾,郁何芒芒。

白鹄晨号,在彼中阿。啸匹不得,伤如之何。

东方渐高,明星没河。毋复相思,沉吟啸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