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三十)

愚人痴涳涳,常守无明冢。

飘入阔海中,出头兼没顶。

手擎金玉行,不解随身用。

昏昏消好日,顽皮不转动。

广贪世间乐,故故招枷棒。

罪根渐渐深,命绝何人送。

积金作宝山,气绝谁将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愚人的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无知。诗人通过“愚人”这一角色,讽刺了那些不懂得珍惜眼前事物,盲目追求虚幻之物的人。

首句“愚人痴涳涳,常守无明冢”,开篇即点明主题,愚人因无知而固执地坚守着内心的黑暗,象征着人们在追求欲望时往往忽视了现实的真相。接着,“飘入阔海中,出头兼没顶”,比喻愚人虽身处广阔的世界,却无法认清自我,迷失于无尽的欲望之中,最终被淹没。

“手擎金玉行,不解随身用”,描述了愚人虽然拥有财富,却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改善生活,反而将其视为负担,这反映了人性中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忽视。接下来,“昏昏消好日,顽皮不转动”,进一步强调了愚人的盲目和无知,他们浪费美好时光,固守陈规,不愿改变。

“广贪世间乐,故故招枷棒”,指出愚人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不惜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只会受到命运的惩罚。最后,“积金作宝山,气绝谁将用”,以金玉堆积成山的景象,讽刺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贪婪,即使死后也无法带走任何东西,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无知和对生命价值的忽视,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三十一)

兀兀贪生业,憨人合脑痴。

漫作千年调,活得没多时。

急手求三宝,愿入涅盘期。

杓柄依僧次,巡到厥摩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诗并序(其三十二)

一种同翁儿,一种同母女。

无爱亦无憎,非关后父母。

若个与好言,若个与恶语。

耶娘无偏颇,何须怨父母。

男女孝心我,我亦无别肚。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三十三)

你若是好儿,孝心看父母。

五更床前立,即问安稳不。

天明汝好心,钱财横入户。

王祥敬母恩,冬竹抽笋与。

孝是韩伯俞,董永孤养母。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三十四)

你孝我亦孝,不绝孝门户。

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

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

耶娘不采括,专心听妇语。

生时不恭养,死后祭泥土。

如此倒见贼,打煞无人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