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三)授经台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剑舞之中展现出神奇的力量,如同草圣般的技艺
大海高山间仿佛化为琴师,悠然自得

注释

剑舞:剑术表演。
神通:神奇的力量或技艺。
草圣:比喻技艺高超的人。
海山:泛指广阔的自然环境。
化琴工:转化为弹奏琴的能手。
此台:此处平台或高处。
一览:一眼望去。
秦川: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广阔的平原。
意已空:心境已空明,不需再传经论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描述一次游历中的感受和所见。在诗中,“剑舞有神通草圣”一句,通过对“剑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武术或是某种精神状态的赞美之情。"海山无事化琴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接着,“此台一览秦川小”一句,诗人站在高台上眺望秦川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思考。"不待传经意已空"则是说诗人在这种境界中,不需要通过阅读古籍来理解生命和宇宙的真谛,因为他已经通过亲身体验得到了内心的满足和洞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达观世事的心境,体现了苏轼特有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四)大秦寺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

原田浩如海,滚滚尽东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仙游潭五首·潭(其五)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

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

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

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仙游潭五首·南寺(其六)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仙游潭五首·北寺(其七)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

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

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

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