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其二)

春风多可几曾閒,又为平山入醉颜。

流恨不穷江万里,与翁长在月三间。

半清半浊圣贤酒,似有似无烟雨山。

试问黄鹂相识否,绿阴深树自绵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春风多情,能有多少闲暇时光,再次吹过平山,让我醉倒在它的美景中。
江水滔滔,满载着无尽的遗憾,仿佛它与我一同在这万里江山中长久存在,共赏月色。
半清半浊的美酒,如同圣贤们的智慧,时有时无,如烟雨中的山峦若隐若现。
试着问问黄鹂,我们是否曾相识,它们在深深的绿荫树丛中,自顾自地婉转歌唱。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多可几曾閒:有多次悠闲的时候。
平山:某个具体的山。
醉颜:醉酒后的红润脸色。
流恨:流淌的遗憾。
江万里:万里江河。
翁:指诗人自己。
月三间:指月亮和夜晚。
半清半浊:酒的清澈与浑浊。
圣贤酒:象征智慧的酒。
烟雨山:烟雨笼罩的山。
黄鹂:黄莺。
相识否:是否曾经相识。
绿阴深树:浓密的绿荫下的大树。
绵蛮:鸟鸣声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春风、流水、月亮和绿树等元素,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

“春风多可几曾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向往,而“又为平山入醉颜”则透露出诗人在平静的山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甚至是醉意酲红。

“流恨不穷江万里”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如同奔腾不息的大河,无边无际。接着,“与翁长在月三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仿佛与古代圣贤共赏明月。

“半清半浊圣贤酒”一句充满了禅意,似乎在探讨生命和世界的真相,既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不清的一面。紧接着,“似有似无烟雨山”则创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如同诗人所处之地常伴随着烟雨,给人以深远和梦幻的感觉。

“试问黄鹂相识否”中,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小动物黄鹂对话,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绿阴深树自绵蛮”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是一篇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县圃即事

凫鸭能閒暇,相依睡浅波。

海棠经雨过,杨柳受春多。

未必诗穷在,其如酒病何。

闭门春草长,吾亦断经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吴侍郎同集砚山

晚寒閒袖挥毫手,曲角栏干倚断云。

丘壑尽容诗独步,江淮相望月平分。

艰难鬓葆成霜茁,冷落梅花带雪芬。

酒不能平诗磊磈,杯行到手已醺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吴枢密乌衣园旧韵

旧家门巷绿岧峣,尚忆狨鞯马意骄。

金凿落浮朱雀浦,玉丁东上紫宸朝。

燕随往事秋萧瑟,雁带夕阳江泬寥。

九日黄华晴亦好,底须风雨又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吴殿撰多景楼见寄

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

莼菜梦回千里月,蘋花老却一江秋。

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

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