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途中作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

今日无酒钱,悽惶向谁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愁闷地走在漫长的路上,旅客的行程显得渺茫而无边际。
郊外的原野似乎即将降雪,整个天地间都透着刺骨的寒冷。
往日里每每畅饮至醉,不曾察觉行路的艰难。
如今身无分文买酒,心中的凄苦又能向谁倾诉呢。

注释

怏怏:心情不快,愁闷。
步:行走。
长道:漫长的道路。
客行:旅客的行程。
渺无端:渺茫而没有尽头。
郊原:郊外的原野。
欲下雪:将要下雪的样子。
天地:指整个外界环境。
棱棱:形容寒冷得刺骨的样子。
当时:往日,从前。
每:常常。
酣醉:畅饮至醉。
不觉:没有察觉到。
今日:现在,今天。
无酒钱:没有钱买酒。
悽惶:凄苦慌张的样子。
向谁叹:能向谁倾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长途中的孤独与寒冷,以及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和今日困境的感慨。"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无边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茫然与孤独。"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一种萧瑟肃杀之气,使得行走中的诗人更添几分凄凉。

而接下来的"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让我们看到诗人在过去豪饮畅谈中对旅途的无知与乐观。但转到"今日无酒钱,悽惶向谁叹",情景却发生了变化。诗人的语气变得哀伤起来,他因无法像以前那样畅饮而感到悲伤和无奈,这种感情的跌宕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一种由豪放到凄凉,由欢乐到哀愁的情感转换。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以及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悽惶。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小敷谷龙潭祠作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灵怪祟偏祠,废兴自兹邑。

沈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

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

岂伊骇微险,将以循氓揖。

奔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

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

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山行入泾州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

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形式: 古风

为张僓赠阎使臣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相和歌辞.从军行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