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

游子去游多不归,春风酒味胜馀时。

闲来却伴巴儿醉,豆蔻花边唱竹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远行的游子大多未归,春风吹拂下的酒香比往常更加诱人。
闲暇时却与孩童一同醉饮,伴随着豆蔻花,在竹枝歌的旋律中放声歌唱。

注释

游子:离家远行的人。
春风:春天的风,这里也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酒味胜馀时:酒的味道比平时更为美妙。
闲来:在空闲的时候。
巴儿:这里指孩童,巴蜀之地对孩子的昵称。
豆蔻花:一种芳香的植物花朵,常用来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
竹枝:竹枝歌,一种民歌形式,源于古代巴蜀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他在异地游历时的感受。"游子去游多不归"表达了游子的漂泊不定和对故土的渴望,但"春风酒味胜馀时"则透露出尽管身处他乡,仍能找到快乐和满足,这里的“春风”与“酒味”都是美好的意象,代表着新的生活和体验。

"闲来却伴巴儿醉"一句中,“闲来”意味着游子在闲暇时光寻找乐趣,而“伴巴儿醉”则是一种放松心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里的“巴儿”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是地名,但无论如何,它都是诗人情感寄托的一部分。

"豆蔻花边唱竹枝"一句,"豆蔻花"是一种开在水边的花卉,常与清新自然的情境相联系。诗人在这花边高声歌唱,主题很可能是“竹枝词”,一种流行于唐代的民间歌谣。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游子的视角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由精神。即使远离家乡,诗人也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并且以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酒的欣赏以及对流浪生涯的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路入金州江中作

棹寻椒岸萦回去,数里时逢一两家。

知是从来贡金处,江边牧竖亦披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酬孙发

锦价转高花更巧,能将旧手弄新梭。

从来一字为褒贬,二十八言犹太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天柱观鱼尊师旧院

早识吾师频到此,芝童药犬亦相迎。

今师一去无来日,花洞石坛空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玉笥山强处士

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

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