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稽首期发蒙,吾师岂无说。
安禅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鸣磬雨花香,斋堂饭松屑。
这段诗文是出自唐代诗人李深的《游烂柯山四首》之四。诗中的意境和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意,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场景。
"稽首期发蒙,吾师岂无说" 表示对佛法的尊崇与渴望,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最深的敬意,而"期发蒙"则传达了一种期待和渴望,被称作“吾师”的佛法导师是否有教诲可以解开心中的疑惑。
"安禅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描述了禅修的宁静与对佛法的阐述。"安禅"指的是在宁静中修行禅定,而"方丈"则是僧人的居所。在这里,它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栖息之地。而"演法皆寂灭"则表达了对佛法深奥涵义的领悟,"寂灭"意指超脱世间纷扰,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鸣磬雨花香,斋堂饭松屑"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声音和气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鸣磬"指的是寺庙中用来唤醒众生的木鱼,它的声音宛如细雨般轻柔,而"雨花香"则是雨后的鲜花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斋堂饭松屑"则描绘了僧人在斋堂进食的情景,"松屑"指的是用松木制成的简单餐具,这里象征着一种简朴而纯净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李深通过这段诗文传达了一种对于佛法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环境的享受和赞美。诗中充满了禅宗的思想色彩,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与精神世界中的和谐共处。
不详
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
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
南宗尚许通方便,何处心中更有经?
好去苾刍云水畔,何山松柏不青青。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
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
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
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胜地开阑若,幽寻信短筇。
僧贫祇施水,客至但闻钟。
讲坐天花满,香台翠霭重。
何当谢尘绂,白社此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