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十咏(其三)竹洞

阴森过百步,屈曲锁莓苔。

翠色寒无改,清风时自来。

叶笼苍玉干,路入碧云堆。

吏散无公事,支筇到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阴森的小径延伸百步远,弯曲的小道覆盖着青苔。
尽管寒气逼人,翠绿的颜色依然如故,清风不时地吹拂而过。
树叶簇拥着苍绿色的树干,小路通向一片碧绿的云雾缭绕之地。
官吏们下班后无公事可办,我手持竹杖不知已经来过多少回了。

注释

阴森:形容环境幽深、阴暗。
莓苔:苔藓植物,这里指长满青苔的地面。
寒无改:寒冷而不改变翠色。
清风:凉爽的风。
叶笼:树叶围绕。
苍玉干:形容树干颜色青翠如玉。
吏散:官员们下班。
公事:公务。
支筇:持杖。
几回:多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深的竹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静谧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阴森过百步,屈曲锁莓苔。”开篇即以“阴森”二字营造出一种深邃幽暗的氛围,竹林延伸百步之远,其间可能有小路蜿蜒曲折,莓苔之类的小草也被这曲折的小径所锁绕。

“翠色寒无改,清风时自来。”翠绿色的竹叶在寒冷的气息中未有改变,保持着生机和颜色。这里的“寒”字不仅指温度之低,也可能暗示季节的更迭或时间的推移。而“清风时自来”则表达了自然界中风的自由流动,无需人为的干预,它会在适当的时候到来,带着清新的气息。

“叶笼苍玉干,路入碧云堆。”竹叶像笼子一样将竹干紧紧包裹,形象地比作“苍玉”,既描绘了竹的颜色,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小路随后蜿蜒进入了如同碧绿云朵般的竹林深处。

“吏散无公事,支筇到几回。”最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吏”在古代通常指官吏,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由于没有繁忙的公务,因此可以悠闲地在竹林中漫步,用“支筇”来比喻随手拈来的竹枝,偶尔停留在某处,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内心平和的愿望。

收录诗词(27)

吴中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园十咏(其一)西楼

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

宾朋逢好景,把酒为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西园十咏(其六)圆通庵

坐对圆通境,陶然胜静斋。

观空无物我,扣寂外形骸。

燕坐埋遗照,虚名莫疚怀。

人间忧乐地,所丧甚山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西园十咏(其八)流杯亭

结客乘公暇,流觞逐浩歌。

乱峰晴倒影,曲水宛回波。

小海逢元巳,兰亭记永和。

西州行乐事,应比晋贤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西园十咏(其七)琴坛

潇洒琴坛上,贤侯养道情。

无今亦无古,求意不求声。

林邃风初静,云收月乍明。

拂弦成一弄,尘思浩然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