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二十四首(其二)

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

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

吾方遗諠嚣,立节慕高举。

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

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翻译

凤凰栖息在珍贵的森林中,鹰雕聚集在平坦的树林上。
饮食习惯原本各不相同,飞翔的归宿最终也相异。
我正欲摆脱尘世的喧嚣,树立德行仰慕高远的行为。
解开世俗中的眷恋,与天边的伴侣结缘。
谁说通往天界的路遥远,心灵的感应自然没有阻碍。

注释

鸾凤:指凤凰,常用来象征吉祥或品德高尚的人。
栖:停留,栖息。
瑶林:珍贵美好的树林,比喻美好的环境。
雕鹗:泛指猛禽,这里比喻有势力的人或强者。
集:聚集。
平楚:指平原上的树林。
饮啄:饮水啄食,比喻生活习性。
本:本来,原本。
殊好:不同的喜好。
翱翔:飞翔,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或志向远大。
异所:不同的地方,指目标或归宿不同。
吾:我。
方:正,正在。
遗:抛弃,放弃。
諠嚣:喧闹嘈杂,指尘世的纷扰。
立节:树立节操,坚持高尚的道德准则。
慕:仰慕,向往。
高举:高远的行为或志向。
兹:这,此。
区中恋:人世间的眷恋之情。
结:建立,形成。
彼:那,指天界或高远之处。
霄外侣:天边的伴侣,比喻高洁的朋友或理想。
谓:说。
天路:通往天界或理想境界的道路。
遐:远。
感通:心灵的沟通或感应。
自无阻:自然没有障碍。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境的诗歌,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开篇“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即营造出一片神秘而美好的仙境,鸾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与普通的鸟类不同,栖息在瑶林之中,更显得高贵和纯净。雕鹗则是一种猎鸟,但在这里与“平楚”相结合,或许指的是一种宁静无忧的生活状态。

紧接着,“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饮啄即是鸟类觅食的行为,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殊好”则强调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喜悦。而翱翔,意指飞翔,这里的“终异所”则意味着永远地追求那高远且不同于世间的地方。

诗人通过“我方遗諠嚣,立节慕高举”表达了自己对于仙境的无限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遗諠嚣,即是留恋不舍的样子;立节则是树立自己的操守和准则,而“慕高举”则是在追求高洁的品行。

接下来的“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情谊的珍视与对超脱尘世羁绊的渴望。解兹,即是解开束缚;区中恋,则是一种地域性的情感羁绊;而“结彼霄外侣”则是在追求那些超越现实世界、在云端之上的精神伴侣。

最后,“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则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认为通往仙境的道路并非遥远,而且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和理解是自然而然,不会受到任何障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以及渴望通达天界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辽阔,是一首典型的咏仙诗。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二十四首(其三)

悯俗从迁谢,寻仙去沦没。

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

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

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游仙二十四首(其四)

西龟初定箓,东华已校名。

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軿。

体妙尘累隔,心微玄化并。

一朝出天地,亿载犹童婴。

使我齐浩劫,萧萧宴玉清。

形式: 古风

游仙二十四首(其五)

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

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徵。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

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

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游仙二十四首(其六)

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

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

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

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

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