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兵援闽游雁山戏集为诗

灌木苍苍潦水收,展旗迢递下闽州。

石僧卓笔含珠晓,玉女乘鸾瀑布秋。

仙子屏炉回候雁,天孙刀剪傍牵牛。

神工特为东南缺,砥柱巍然立海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雁山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神话般的氛围。首句“灌木苍苍潦水收”,以苍翠的灌木与逐渐干涸的积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接着,“展旗迢递下闽州”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仿佛展开了一幅辽阔的画卷,展现了军旗在远处飘扬的壮观场景,暗示着诗人督兵援闽的使命。

“石僧卓笔含珠晓”和“玉女乘鸾瀑布秋”两联,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石僧如同持笔的智者,在晨光中凝视,玉女则骑着鸾鸟,在秋日的瀑布旁轻盈飞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诗人的智慧与勇敢。

“仙子屏炉回候雁,天孙刀剪傍牵牛”进一步扩展了想象的空间,仙子与天孙分别代表了超凡脱俗与技艺高超的形象,他们围绕着特定的自然元素活动,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又寓意着人间英雄的英勇与智慧。最后,“神工特为东南缺,砥柱巍然立海陬”两句,以“神工”象征大自然的力量,强调了雁山作为支撑东南一方的重要地理标志,其巍峨屹立于海边,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成为守护东南的坚强支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雁山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援闽过平阳

铁骑长驱千里余,几回清梦到樵渔。

停杯听雨分秋漏,忧国瞻云启夜庐。

天末有怀看易老,客中无计可容疏。

何时投传来东海,还向蓬莱一卜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宁德平

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

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

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凯歌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纪事

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

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

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

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