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名为《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其七)穷理尽性》。诗中探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存诚至要先穷理,穷理神功在尽诚”。通过这两句,诗人强调了道德修养与理性探索的重要性,认为真诚是道德实践的基础,而彻底理解道理则是提升精神境界的关键。
接下来的两句“诚极理穷天大本,性天发露大光明”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当一个人的真诚达到极致,对道理的理解也达到了顶峰时,便能触及宇宙的根本原理,揭示出内在本性的光辉。这里的“性天”指的是人的本性或内在精神世界,“发露大光明”则象征着这种内在精神世界的觉醒和展现,如同光明照耀一般,给人以启示和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李道纯对于儒家伦理道德与理性思考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个体精神成长的追求。它鼓励人们通过真诚与理性探索,达到自我认知的高峰,揭示出内在的光明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