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责人之心惟责己,恕己之心惟恕人。
忠恕两全方达道,克终克始不违仁。
这首诗以“责人之心惟责己,恕己之心惟恕人”开篇,揭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忠恕之道”。它强调在对待他人时应抱有宽恕之心,而在要求自己时则需严格自律。这种内外一致的态度,是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关键。
接着,“忠恕两全方达道”,进一步阐述了忠和恕的统一性,认为只有将这两者完美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道德的真谛。“克终克始不违仁”,则强调了在行为的始终都应遵循仁义的原则,不违背道德的本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即通过自我修养与对他人的宽容,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儒家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
不详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群阴剥尽一阳生,牢闭玄关莫妄开。
静极极中观一动,天心莹彻悟元来。
世间物物全天理,自是时人鲜克知。
原始返终全太极,穷神知化入无为。
先天太易理幽深,广大精微妙莫评。
玩味探玄玄在己,洗心藏退极于诚。
观之不见听无声,隐显幽微常尽诚。
应用神机人莫测,堂堂天意自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