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共享和平的日子,人们谈论着直言进谏的时刻。
蜀地诸侯献策祭祀,汉家天子缺少辅佐的官员。
车马往来频繁又暂停,军乐低沉哀伤再起。
今年杜陵小道上,百花凋零开放得迟缓。

注释

共美:共享和平。
持衡:维持平衡。
日:日子。
皆言:人们谈论。
折槛:直言进谏。
蜀侯:蜀地诸侯。
供庙略:献策祭祀。
汉主:汉家天子。
缺:缺少。
台司:辅佐官员。
车马:车马。
行仍止:往来频繁又暂停。
笳箫:军乐。
咽:低沉。
悲:哀伤。
今年:今年。
杜陵陌:杜陵小道。
殄瘁:凋零。
百花迟:百花开放得迟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名为《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这两句通过描绘太阳与月亮交替、物是人非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持衡"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各自守护其运行轨迹,而"折槛"则象征着岁月更迭中的断裂与消亡。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蜀国君主的祭祀场所和汉代帝王陵墓的损毁,来暗示权力易逝、繁华落尽的宿命。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这里描述的是古时车马行进的声音与音乐之声交织在一起,既有动静之对比,也有悲欢之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无限哀愁。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最后两句则是对唐太宗李世民墓所在地杜陵的描述,"殄瘁"表达了一种沉闷不展之感,百花盛开却带有几分迟暮之意,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伟人的怀念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陵墓、祭祀场所的描写,以及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哀愁之情。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

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

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

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日淇上作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

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

莫怪临歧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