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元忠归彭田歌

自为筠州客,喜识同乡人。

颜君高迈杨子淳,李也俊逸迥绝尘。

令我一日思再亲,见之歘然愁恨深。

水边行吟月下坐,意度往往清而真。

昨者相携登凤山,酒楼正对桃花湾。

锦江西来春波碧,乃有鵁鶄鸂䳵荡漾当其间。

此时与子初为客,笑指青山归未得。

有约残年共汎舟,要看三洲雪花白。

雪花未飞冬又春,子行车马何辚辚。

姑苏公子自好客,况是东南贤主宾。

惜君掉头不肯住,送君却望城南路。

江雾寒深橘子林,吴霜夜满丹枫树。

今日何日朔风吹衣,子不我思翩其先归。

河梁携手行依依,筠州故人从此稀。

黄尘出没乌帽远,寒雁杳杳随人飞。

雁飞南北安可期,客行最忆重逢时。

高梅始花已烂漫,对酒不饮将奚为。

君不见古人抱才或未遇,亦复低徊叹迟暮。

不乘驷马独西归,岂信相如好词赋。

君才衮衮不可婴,毋以离别伤其情。

匣中干莫时时顾,即恐飞腾雷电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送李元忠归彭田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元忠在筠州的深厚友情。诗中,诗人赞赏李元忠的高尚品格和才情,称他为“颜君”、“杨子淳”般的高迈人物,以及“李也”般的俊逸超群。他们一同游历,欣赏美景,如凤山的桃花湾和锦江的春色,还约定晚年泛舟赏景。

然而,分别之际,诗人感叹李元忠即将离去,自己将失去一位好友,心中充满愁绪。他描述了送别的场景,江雾、吴霜、寒雁等意象渲染了离别的凄凉。诗人借用古人怀才不遇的典故,鼓励李元忠不必因离别而沮丧,他的才华终将展现,不必急于西归。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和对友谊的珍视,即使日后相见不易,仍希望朋友能保持才华,勿忘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平川雪霁图为张用可县丞赋

南天北风暗吹雪,川上遥峰互明灭。

云阴欲堕晓光迷,河流不动层冰结。

鱼龙下蛰深泽冷,鸿鹄啼饥眼流血。

千村万落连苍莽,惊沙枯树相凄切。

行人稍出皴手足,怅望林居总愁绝。

我家邈在武山东,屋前石岸多青枫。

野桥渡溪沙路远,皆与此图风景同。

穷年念此政欲返,寒色恍入虚庭中。

长镵斸药崖谷滑,短褐负薪环堵空。

闭门且尔暂投息,会见日出光昽昽。

形式: 古风

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

我本白云人,爱住青山下。

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

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

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

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

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

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

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

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

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

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

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

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形式: 古风

送别杨奇琛归洞江歌

朝别李元忠,暮别杨奇琛。

各言故乡久离别,使我历乱空愁心。

愁心忽如江上风,不可凭御谁能穷。

南行浩荡一千里,吹雪径度青原峰。

我生少小轻乡井,独以羁穷寄形影。

经时负米未能归,何待他年愧裀鼎。

閒来思种东村田,青山欲买羞无钱。

携书强聒附童稚,客中相顾谁相怜。

杨郎杨郎本同郡,文水钟奇故才俊。

芳年初发春江长,劲气已逼秋崖峻。

读书东家不下楼,手写细字如蝇头。

长怀丹阙陈三策,独抱遗经穷九丘。

春风二月惊初见,伯劳东飞遇西燕。

凤山祠下月如眉,明绣楼前水如练。

看花把酒能几时,念子还乡从此辞。

城头乌啼北斗曙,飞霜已落青梧枝。

桐江东南符山岭,闻子幽居好林景。

千年古剑合神机,光射玄潭黑风冷。

子归何时当再逢,即恐睽隔劳忧忡。

江外风尘眯人目,我欲远寻麋鹿踪。

形式: 古风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

是何山莽莽以横,云水浩浩而生风。

天低江迥日欲落,别意乃在苍茫中。

问君此图作者谁,浙东老人黄大痴。

松江先生旧知己,眼明为写秋江姿。

重坡欹岸东南远,木末参差见层巘。

苍浦遥连楚泽深,石林尽带吴堤转。

是时先生从此归,把钓欲拂云中矶。

长风过雨蒲苇净,水色淡沲沾人衣。

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怅松江渺云隔。

离思犹迷雁荡烟,归心已历洪崖石。

我思大痴焉得从,笔墨往往遣奇踪。

草衣骑牛发如雪,吹笛忆过天台峰。

平生一笔不轻许,傲睨王侯笑尘土。

展图坐对凤山青,却想高情动千古。

君不闻功名利达能几何,长安离别日日多。

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风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