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三川守刘公(其一)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

休闭玉笼留鸑鷟,早开金埒纵麒麟。

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三条河流边的歌声响彻整个咸秦,十二层楼前站着众多侍奉皇帝的大臣。
无需关闭玉笼留住那凤凰,尽早打开金色围场释放麒麟。
花丛深处的矮榻迎接的是哪位贵宾,明月映照的船上又有几人沉醉。
我自嘲东风已过寒食节,茂陵这里寂寞冷清还不知春意已浓。

注释

三川:指三条河流,泛指地域广阔。
咸秦:秦都咸阳,这里代指京城或皇城。
十二楼:形容宫中的高楼大厦,也可能指仙境。
侍从臣:伴随帝王左右的大臣。
玉笼:精美的笼子,比喻束缚才智之物。
鸑鷟:凤凰的一种,象征贤才或吉祥。
金埒:金色的围栏,豪华的赛马场,比喻富贵之地。
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仁德与吉祥。
花深:花丛深处,形容环境优美而幽静。
稚榻:矮小的床榻,可能指待客之处。
月在膺舟:月亮映照在船头,形容夜色迷人,舟中宴饮的场景。
醉几人:指宴会上有多人陶醉其中。
自笑:自我解嘲,含有苦笑之意。
东风:春风,也象征时间的流逝。
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冷食。
茂陵:汉武帝陵墓所在,这里借指作者所处之地或皇陵区域。
寥落:冷清,荒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寄呈三川守刘公(其一)》。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

"三川歌颂彻咸秦" 一句,以宏大的气势开篇,通过歌颂三川之美,将时间拉回到古代的咸秦时代,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缅绵。

"十二楼前侍从臣" 描述的是在一座雄伟的建筑群中,诗人作为臣子侍奉君主的场景,这里的“十二楼”象征着宏大和庄严,而“侍从臣”则表现了诗人的忠诚与职责。

"休闭玉笼留鸑鷟,早开金埒纵麒麟" 两句,则是对理想世界的描绘。诗人希望将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休闭玉笼留鸑鷟”),同时释放出心中的高洁与纯净(“早开金埒纵麒麟”)。这里的“玉笼”和“金埒”都是精致华丽的象征,而“鸑鷟”和“麒麟”则是古代传说中美好而稀有的生物。

"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两句,诗人问道,在这片花海之中,有哪位尊贵的客人来访?或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于船上与几位友人共饮共乐。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自嘲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温暖的东风,甚至错过了品尝寒食(古代清明节吃的冷粥)的时刻;而“茂陵寥落未知春”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自然界变化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个性与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寄献三川守刘公(其二)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老去自惊秦塞雁,病来先忆楚江鱼。

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春雪未晴春酒贵,莫教愁杀马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华严韦秀才院

三面楼台百丈峰,西岩高枕树重重。

晴攀翠竹题诗滑,秋摘黄花酿酒浓。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今来故国遥相忆,月照千山半夜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题南山王隐居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崇圣寺别杨至之

萧寺暂相逢,离忧满病容。

寒斋秋少燕,阴壁夜多蛩。

树暗水千里,山深云万重。

怀君在书信,莫过雁回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