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

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

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

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

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形式: 古风

翻译

心中急切地思念着前方的道路,四肢难以安宁。
车行还未到家,旅程似乎没有尽头。
亲朋期待我的归来,乡邻盼望我能带来荣耀。
谁知我东西奔波,疲惫不堪却一事无成。
人们常说夜晚漫长,困苦之人只觉黑夜无尽。
忧虑使我难以入睡,百般愁苦侵蚀心灵。
世道险恶人情淡薄,唯有真心相劝才能共鸣。
在外漂泊难觅知音,还不如做个商人安稳些。
智者有坚定的志向,愚人却忙于琐事。
虽然远离故乡,但我仍愿回归,享受这种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他在途中感叹道路艰辛,身心不得安宁。尽管家门尚远,但他内心对于亲人的渴望与对故土荣耀的期待却如影随形。诗中的“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表达了旅人对于无法实现归乡愿望的哀伤和迷茫。

在夜晚,这种思念之痛更是加深,尤其是在贫困中度过漫长而艰难的夜晚时。诗中的“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生动地描绘了旅人内心的煎熬与痛苦。

诗人通过“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这句字,传达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警醒和对真诚之重要性的赞美。然而,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没有知音者相伴,反而不如那些有着商业目的的行旅之人,这种孤独感和悲凉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一句,则表明了对于不同智慧和境遇的人们,其生活目标与追求也有着天壤之别。最后,“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则是诗人对自己长久漂泊之后的深刻反思,对于归乡这一永恒主题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作者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于归属之地深切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力量的佳作。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城南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

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

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

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辀。

曝鳖乱自坠,阴藤斜相钩。

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

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

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

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

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将军行

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

蓬莱殿前赐六纛,还领禁兵为部曲。

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

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

陇头战胜夜亦行,分兵处处收旧城。

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

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

碛西行见万里空,幕府独奏将军功。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春日行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

草堂晨起酒半醒,家僮报我园花满。

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绕行,攀枝未遍春日暝。

不用积金著青天,不用服药求神仙。

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春水曲

鸭鸭,觜唼唼。青蒲生,春水狭。

荡漾木兰船,中有双少年。少年醉,鸭不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