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淮水归舟数客程,传看龙挂雨初晴。
九重天际腾身近,一聚云间掉尾横。
此日画图存彷佛,何时爻象应文明。
风雷澒洞西窗夜,祇讶僧繇已点睛。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题画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淮河上的归舟之上,几位旅客正在欣赏一幅刚刚雨过天晴后画出的龙图。画面中的龙仿佛腾跃九重天际,身形矫健,一时间云雾缭绕,尾巴横扫天际。诗人感叹这幅画作的逼真,似乎能看到龙的神韵,期待着它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应验爻象,预示吉祥文明。夜晚,窗外风雨交加,雷电轰鸣,诗人惊讶于画中龙竟似活了过来,仿佛僧繇(古代著名画家)已经为它点上了眼睛,赋予了生命。整首诗通过画面和想象,展现了龙的威严与神秘,以及人们对祥瑞的期盼。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画龙近代数云翁,下笔斯须变化同。
漠漠天阴连海水,纷纷云气逐溪风。
偶看全体惊垂老,安得真形走画工。
纨素萧条悬壁堵,不为霖雨梦高宗。
临川城外隐君子,儿孙满目自绳绳。
三世喜闻诗礼学,一门独著孝廉称。
上堂綵戏春多酒,满屋书声夜有灯。
盛大岂容终隐逸,白眉先起任贤能。
翠屏山下卜幽居,秋水荷花十里馀。
遁世已甘栖?亩,起家何负读诗书。
近闻拔萃游京学,又见求贤拥传车。
年少功名方快意,早持恩诰入门庐。
衰年长愧北山灵,春日题诗忆翠屏。
茆屋也从人借住,柴门不为客来扃。
林阴岚湿藏书架,炉冷苔侵煮茗瓶。
惆怅閒窗巾帨在,孤坟宿草已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