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壁立岩峦照冽泉,几思幽景叹流年。
归栖自合同仙迹,深隐谁云有洞天。
修竹寒声风乍动,古潭秋影月初圆。
伊余亦拟依支遁,枕石眠云碧嶂前。
这首诗描绘了石壁峭立,泉水清冷的山中景象,诗人感叹岁月如流,向往着隐逸的生活。他将自己的归宿比作仙境,暗示着超脱尘世的愿望。竹林在秋风中发出瑟瑟寒声,古潭倒映着圆满的秋月,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表达了想要效仿古代隐士支遁,枕石而眠,逍遥于碧嶂之间的理想。整首诗意境悠远,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孤吟成白首,十载别同声。
海国书难到,空堂梦易成。
淳风心共乐,直道世多轻。
未卜重相见,波涛万里程。
曾闻飞锡入南闽,鹤态云踪不可亲。
静夜独吟空对月,昔年聚话更无人。
波涛路阻书难到,泉石房闲梦自频。
未省相逢在何日,西风萧索浙河滨。
良匠凿顽璞,为杯异彩存。
云蒸犹有润,藓駮已无痕。
静爱如冰洁,闲怜似玉温。
野民便古质,长把近洼樽。
松石为琴荐,鳞皴状颇奇。
补天虽变质,映涧尚含滋。
静砌和烟立,虚堂带藓移。
最宜弹别鹤,况有旧栖枝。